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的历史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 历史回眸 >> 主要研究成果
河湖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 2016-10-19    点击次数:
  • 淮河与洪泽湖演变研究

  该项目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委托,2010年验收通过。项目执行过程中,采集了自春秋战国至近代以来数百种文献、档案及近代勘测调查资料,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及考古、地质勘探资料,结合实地考察,以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经泗水入淮为界,研究了黄河夺淮前后淮河中游及淮北平原各水系的河流特性和自然环境,以及在黄河改道和堤防建设影响下,淮河及主要支流湖泊的演变进程;以明万历七年(1579)高家堰兴建和洪泽湖形成为界,研究了洪泽湖区在此前后的自然特征,研究洪泽湖的演变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中黄河、淮河、洪泽湖及运河四者在清口区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为淮河流域规划提供历史依据。

  • 近2000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及水环境演变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干旱区水权转移效应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用基础”子课题,2007年验收。项目以历史长时序资料为基础,以流域为单元,研究西北地区近200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揭示了气候变化及历史大背景下,水环境的演变机理,即区域水环境演变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口密度、森林植被、种植结构、城镇密度和规模的相关关系及程度。

  • 海河流域变化条件下水利工程功能及其运行特性分析

  该项目为科技部“十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依据历史文献档案及近代勘测调查资料,通过史料分析和遥感信息解读等方法,结合实地考察,研究了数百年来黄河南北改道对海河的影响,研究了大运河运行期间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用对今天黄淮海平原江河水系基本格局的影响,对比了分析了历史时期与现代黄淮海平原水资源总量变化情况,揭示了海河上游上千座大中型水库和中下游流域经济发展,是造成了今天海河下游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以及浅层地下水严重枯竭的主要原因,而大运河南粮北运对海河下游平原具有重要环境效应等,可为今后海河流域规划提供历史依据。

  • 鄱阳湖流域水生态格局历史演变规律分析

  该项目为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重大项目“鄱阳湖流域水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专题一”,2015年启动,为在研项目。项目基于水生态文明发生的过程和要素,从自然环境、水利活动和社会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对水生态文明内涵进行解析,提出水生态文明的具体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特点;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从大湖流域特点、历史发展等角度分析了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特征,以及当前开展大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定位。提出应从自然、水利、社会三个层面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水利行为-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动态平衡应是评价水生态文明水平的准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史研究所
技术支持:中国水科院信息中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