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在研究历史中探索未来(代...
·汪恕诚——序一
·匡尚富——序二
·水利史研究室70年历程回顾
·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
·从地方资料看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
    水利史研究所初建于1936年,原名为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整理水利文献委员会,是中国最早的、唯一从事水利史研究的机构。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水利史研究所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及世界古代及近现代水利史、世界典型国家水利史、水利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共享、水系水环境水资源演变、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利用、治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灾害与灾害风险、信息化、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和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昆明湖的历史演变及其环境效应
发布时间: 2010-07-22

蔡   蕃

摘要: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它荟萃了中国苑林建筑的精华,构成了风景如画的胜境,从万寿山上俯瞰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令人赞叹不已。但是考查一下昆明湖的历史,便可以知道,昆明湖的形成之初,就是为北京市的运河和城市供水的水利工程。几百年来,它为北京城市供水、航运、灌溉、防洪、园林建筑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北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环境水利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昆明湖的前身是元代瓮山泊,又叫七里泊,俗称大泊湖,元人因之与杭州西湖相媲,又称作“西湖”或“西湖景”。元代开始修筑了湖堤,天历二年(1329),在湖畔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大承天护圣寺(又称西湖寺)。元代皇帝“泛舟”,可沿通惠河直达西湖。大都的贵族、官僚,也常沿湖堤骑马前行。当时的西湖已被誉为“壮观神州今第一”[1]的著名浏览区。明代在湖北岸建圆静寺(今排云殿址),清康熙年间建惠山园,乾隆十五年(1750)新建清漪园,大拓湖面,改名昆明湖,光绪末年用海军银两重修,改称颐和园,沿用至今。

1.元明时期的西湖与治理

西湖一带,至迟在金代已有湖泊存在,这里原来地势低洼,接受玉泉山诸泉水,“汇为巨浸”。金人碑记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百倾。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2]“泓澄百倾”显然是指玉泉山以东的湖泊。元初郭守敬引玉泉济运,及开凿通惠河时引白浮泉水入瓮山泊,都对西湖进行较大治理,湖面较大。元末记载:“西湖景,在(昌平)县西南五十里,青龙桥社,玉泉山东。其湖广袤约一顷余。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蒲茭莲芡,拟江浙西湖之盛,故名。今仅存在一漫陂而已。”[3]记载的已是元末失于治理的情景。下面重点讨论一下元明时期的湖堤、湖面变化及治理情况。

1.1“长堤”

所谓“长堤”,即西湖两岸为拦蓄泉水而兴筑的湖堤,北起自瓮山,下至麦庄桥附近,当时称“十里长堤”。长堤最早修建时间不见记载,至迟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开通惠河时应已修筑过。《元史·郭守敬传》记载:“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当时为增加通惠河水量,将西湖西北几十里范围之内的昌平西南山麓白浮等泉水引导入湖中,长堤必须系统修筑。元代游西湖,水路沿通惠河(长河)溯流而上可直达,《燕石集》记载元朝皇帝都有专门游西湖的“御舟”。明神宗(1588年)游西湖,阵容庞大,“经西湖,登龙舟,后妃嫔御皆从……是时艅艎青雀,首尾相衔,即汉之昆明殆不过是。”(《长安客话》)陆路可沿长堤骑马前行,元代诗文多有记载。如马祖常《西山》诗有:“凤城西去玉泉山,杨柳长堤马上游”[4]之句可证。元至顺三年(1332)文宗“泛舟于西山高梁河,调卫士三百挽舟”[5]。泛舟的目的地自然是西湖了。两岸要站上300人拉纤,长堤的规模一定不小。元末修治不利,堤堰失修。《元史·河渠志》记载:“延祐元年(1314)四月都水监言:自白浮瓮山下至广源闸堤堰,多淤淀浅塞”。

明初,朱元璋都南京,西湖不见修筑记载。永乐迁都北京,迎来西湖治理的新高潮。《明太宗实录》“永乐四年(1406年)八月癸卯,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清龙、华家、瓮山三闸,水冲决堤岸百六十丈,发军民修治”。“永乐五年(1407)五月丁卯,北京行部言:‘自西湖景至流通凡七闸,河道淤塞。自昌平县东南白浮村至西湖景东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闸,请以民丁二十万,官给费用修置。”到九月“修顺天府西湖景堤三百七十九丈”[6],都是修复元代之旧。连年施工是因为元末明初几十年失于治理。永乐二十二年(1424)罢“西湖至海子(积水潭)巡视官”。[7]原来巡视是防止百姓私掘长堤放水灌田,保证运河供水,这也应是元代旧制。

明代关于长堤的位置和规模记载较多。刘侗《帝京景物略》所谓“官堤”,就是指长堤。其中记载:“(从麦庄桥)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傍黑龙潭,隔湖一堤而各为水。又行一里,堤始尾,湖始濒,荷香始回,右顾(向东看)村百家。上青龙桥,即玉泉山下也”。龙王庙今址未变,庙在堤东侧,庙东北为黑龙潭。过龙王庙向北偏西行一里余,似在圆静寺之西接山趾。登岸后沿山麓西北行不远便是青龙桥。这一段湖岸也应有堤防,如《山行杂记》所记:“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龙王庙据其中。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另外《怀麓堂集》还记载:“西湖方十里,有山趾其涯曰瓮山,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可知,堤东北有不少水田。圆静寺门似在今湖岸以北,比今日排云殿门距湖要远几百米。当时,湖堤并不很直,并已用石块砌护。朱正初《湖上》诗有:“长堤曲曲古磷磷,柳色参差接望春。”可证元、明长堤上植有“多合抱”的杨柳[8]。至今昆明湖西堤上还保留了大量的古柳。

1.2西湖水面变化及治理

西湖水面积经元明的治理不断扩大。

元初中统三年(1262),郭守敬向忽必烈建议引玉泉水济运获批准,应对西湖加以修治。必须扩大水面,才可能济下游漕运。至元三十年(1293)开通惠河,修建六十余里的白浮瓮山河,将昌平白浮等沿山麓十余条泉水引入湖中,水面应再次扩大。元末失于治理,“仅存一漫陂而已”,说明西湖之水已失去白浮等泉水,全依靠长堤等工程截蓄玉泉山水,湖面自然会缩小。

湖的北界,比今日偏西。元代西湖周岸以护圣寺最雄伟,寺的部分建筑伸延至湖中。可见到西湖水面西北距护圣寺(功德寺)比今日近得多。元代游船可至护圣寺,明代治理后依然如此。《长安客话》记载:“西湖去玉泉山仅里许”。《帝京景物略》记载:“道西堤,行湖光中,至青龙桥,湖则穷已。行左右水田,至玉泉山,山则出已。际湖山而刹者,功德寺,湖的北界应远于今界,且偏西。

湖的南界,当在龙王庙南响水闸处。《珂雪斋集》记载:“过响水闸,至龙潭,(堤上)树益多,水益阔,是为西湖。”响水闸,就是神宗游西湖时“先期水衡淤下流闭水”之闸,此闸关闭后,“水与崖平,白波淼荡,一望十里”。[9]位置当距龙王庙较近。

综上分析,西湖的形状,大体应呈半月形。明人诗中有“见西湖明如半月”,“望西湖月半规,西堤柳,虹青一道”[10]等,可知湖的西北岸为半圆形弧,以青龙桥、功德寺为界;长堤是弦,在湖的东侧(见图1)。

图1元明时期西湖位置推测图

当时控制西湖水量有上下二座闸。上闸位于青龙桥下,元代为白浮瓮山河流入瓮山泊的控制闸,明初重修后成为西湖向北排洪的水闸。下闸当即瓮山闸,明代文献亦称之响水闸。明初永乐四年(1406)八月“修西湖景东牛栏庄(今六郎庄)及青龙、华家(今挂甲屯)、瓮山三闸”[6],可见历史悠久。

2.清代昆明湖扩建工程

随着明末清初西郊园林的大量兴建,水田的增加,与城市供水,运河用水的矛盾日益严重,西湖水量日感不足。明末记载:“(西湖附近)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堘,为菑为畲,菱靡莲菰,府不毕备……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9]可见那时西湖水面已大大减少了。乾隆十四年,弘历准备为其母庆祝六十大寿,计划大规模扩建西湖及岸上建筑,为此开始了大规模扩湖工程。

2.1扩湖工程

扩湖工程始于乾隆十四年(1749)冬,至十五年初已完工。乾隆十五年御制西海名之曰昆明湖而纪以诗,“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疏浚命将作,内帑出余储。乘冬农务暇,受值处贫夫。蒇事未两月,居然肖具区……师古有前闻,赐命昆明湖。”据《清高宗实录》赐名时间为三月十三日:“谕,瓮山著称万寿山,金海(西湖)著称昆明湖,应通行晓谕中外。”从“蒇事未两月”推算,当完工于十五年一月。

关于这次扩湖工程及其效果,《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记载甚详:“因就命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汇西湖之水,都为一区。经始之时,司事者咸以为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踟蹰虑水之不足。及湖成而水通,则汪洋漭沆,较旧倍盛,于是又虑夏秋汛涨或有疏虞……今之为闸为坝为涵洞,非所以待汛涨乎?非所以济沟塍乎?非所以启闭以时使东南顺轨以浮漕而利涉乎?惜之城河之水不盈尺,今则三尺矣。惜之海甸(淀)无水田,今则水田日辟矣。”新湖的形成是将原来的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东,将原堤东的稻田、黑龙潭及零星水面与西湖连成一片,留下龙王庙孤岛,建十七孔桥相连,南移响水闸于新湖南端绣漪桥下。新湖周岸达三十余里,面积是原来的二、三倍以上。扩大了湖水面积和容量,并系统修建力量闸、坝、涵洞,对北京城市的防洪,增加灌溉、漕运、园林用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年后,乾隆十八年(1753)建惠山园闸,增加了万寿山后溪河(今称后湖)的出水口。乾隆二十九年(1964),又修筑昆明湖东堤二龙闸及东堤上的灌溉涵洞,又置西堤。这是十五年工程的继续。至此,昆明湖已完全成为一座灌、蓄、排设施完备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图2清代昆明湖水源及闸坝工程示意图

2.2昆明湖水库工程分析 2.2.1主坝——东堤工程

原西湖东堤在龙王庙——圆静寺之间,这次扩建实际是将此堤废弃,在原堤东边水田、黑龙潭以东另筑新堤。《日下旧闻考》记载:“昆明湖东西为长堤,西堤之外为西湖,其西南为养水湖。”昆明湖东堤的位置正是原畅春园西墙外,因此乾隆写诗说:“西堤此日是东堤……原注:西堤在畅春园西墙外,向以卫园而设,今昆明湖乃在堤外,其西更置堤,则此为东矣。”现东堤上仍立有该诗的刻碑。

从昆明湖至六郎庄地形图可以看出,“东堤”应是由人工平地筑起的,现在昆明湖底还要高出堤外六郎庄一带稻田1.5~2.0米。堤顶高程约53.0米,一般高于水面1.0~1.5米。东堤总长度(从文昌阁至绣漪桥)约1800米,平均宽度约12米,迎水面用条石砌护,背后为三合土填筑。今颐和园东园墙正在东堤之上,从墙外可清晰看到堤的构造。

2.2.2蓄水库——昆明湖、西湖

乾隆十五年建成昆明湖,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乾隆二十九年修筑西堤,实际因为扩湖建东堤后,就出现了“湖面东移”的现象。筑西堤的主要目的是实行分区蓄水。湖面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堤以东称昆明湖,堤以西仍称西湖。从园林风景设计上是参照杭州西湖,在西堤上建造六座桥,桥下设闸,既保持两湖的连通,又可以节制,以解决供水总量不足。昆明湖以西的西湖实际又被分割为西北湖(后称团城湖)和西南湖。1949年颐和园水面总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昆明湖为125.8万平方米(据民国初年数字约为130公顷);团城湖面积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面积为43.7万平方米。昆明湖湖底高程一般为48.5米,最深处高程47.5米,西北湖和西南湖湖底高程在49.0至49.5米之间。因此当湖水位为49米时,西北、西南两湖多处滩地为露,芦苇丛生,荒芜零落,游人罕至。湖的西北部由于蓄水达不到设计高程而淤浅,后逐渐地辟为稻田,出现了今日功德寺远离西湖的局面。

图3 1949年昆明湖及周边水系关系示意图

2.2.3溢洪闸——青龙桥闸

瓮山泊原来天然地形出口在北面,下游自然流入清河。当人工开凿了长河,穿过“海淀台地”,流入北京市区后,南出口被看成正出口。实际当湖水位高于50米高程时,只要开启青龙桥下三孔闸,湖水迅速泄入肖家河至清河,确保东堤安全,可免除城区和附近农田淹没之虞。因此北出口的青龙桥闸成为昆明湖的溢洪闸。例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前月二 十一[日],夜雨过骤,西山诸水涨发,以致昆明湖水平堤,即启青龙桥尾闾宣泄,水势随落……至其下游东城濠及闸河虽间有漫口,旋即堵筑,而北运河一带堤完固无虞。”[10]青龙桥闸最晚兴建于元代,明永乐四年有修青龙闸记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兆元《通惠河考》记载:“青龙闸在都城西北三十里。”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会典》记载,“宛平县闸六,玉泉新闸、青龙闸”等。青龙闸作为昆明湖的溢洪闸,一直使用到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京密引水渠改变了玉泉山、北长河一带水系的流向,使古老的青龙桥闸失去作用,被新建的昆明湖进水闸所替代。

2.2.4灌溉闸涵与出水口

考察东堤发现堤上建有二龙闸及灌溉涵洞四处。《日下旧闻考》记载:“昆明湖东堤设闸及涵洞,随时启闭”。民国十八年(1929)调查时说“今存而不用”者,二龙闸为二孔闸,单孔宽 2.5米(从东堤安全角度考虑,不能过宽),一般不常提闸板,其下游流经营市街一带后,过马厂桥入圆明园。原来二龙闸是圆明园最重要供水之源。二龙闸以南有四个涵洞,流出之水(民国时流量为0.283米3/秒),灌溉六郎庄一带水田,然后经蔚秀园西,过红桥,绕清华园入清河,涵洞初建时设有木板闸控制,年久木板朽坏,成了“常流水”状况。

昆明湖的出水口,除绣漪桥为最大出口外,后湖后溪河在谐趣园处还有三个出口(民国时的总出水量为0.085米3/秒);其一是眺远斋附近,出宫墙,流至后垂虹桥,至圆明园;其二是谐趣园东北惠山园闸,出宫墙东流与前水会合流至圆明园;其三是谐趣园西闸口,出宫墙南流,过东宫门(南北有二白玉石桥)与二龙闸出流之水合流。

根据民国十七年(1928)调查,昆明湖总共尚存六处出水口,详见表1。

表1 昆明湖出水口调查表

地    点

流    向

出 水 量

谐趣园眺远斋附近

出宫墙,至垂虹桥,合西水东流,至圆明园

0.085米3/秒

谐趣园后(惠山园闸)

出宫墙东流,沿马路南至圆明园与①汇合

谐趣园西闸口

入谐趣园,出宫墙南流,过东宫门,合二龙闸出流之水

二龙闸

东北流与③之水合,东入圆明园

0.028米3/秒

(漏水量)

二龙闸南西涵洞

灌六郎庄水田,过红桥,绕清华园,入清河

0.283米3/秒

绣漪桥闸出口

长河起点,昆明湖最大出水口

0.542米3/秒

(表中所引资料均据《北平河道整理计划》1928年)

从表1可以看出,昆明湖除担负市区供水外,还有多处出口,供西郊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1928年时这部分水量0.396米3/秒,占来水总量三分之一以上(此时已不承担圆明园的供水任务),最后都流入清河,因而城区和运河实际供应水量受到较大影响。

3.昆明湖的水源

昆明湖的水源主要依靠玉泉山下游泉水及地下水的补给。这里处于永定河冲积洪积扇的山前溢出带,地下水间断露出,形成沼泽湖泊地貌,即元以前瓮山泊的水体。它一方面来自地下泉水,另一方面汇集了玉泉山的泉水。元代,导引了玉泉山西北几十里范围内白浮村之神山泉、王家山泉、昌平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水泉等泉水,通过白浮瓮山河引入西湖。这是北京历史上水源最充足时期,明初白浮瓮山河断流,西湖之水全靠玉泉山之水。清乾隆年间扩大昆明湖后又导引了香山、卧佛寺等西山泉水入玉泉,以补充水源不足。

3.1玉泉山泉水的开发利用

玉泉山泉水开发利用很早,金代已负盛名,元代修建金水河引入太液池。明以后又大部分归入西湖,当时泉水甚旺,出水涌起一尺许。清代有所减少,以致乾隆时修《日下旧闻考》的作者认为历史记载失实,因当时出水只有半尺高了。

唐末刘仁恭占据幽州时(907)设置了玉河县。《辽史·地理志》记载:“玉河县本泉山地”。玉河县因玉河得名,当时玉河已存在。《金史·地理志》记载“宛平有玉泉山行宫。”金代皇帝经常到玉泉山。《金史·章宗纪》记载:明昌元年八月、六年四月,承安元年八月,泰和元年五月、三年三月、七年五月都曾游幸玉泉山。

《元史·世祖本纪》:“中统三年八月己丑,郭守敬请开玉泉水以通漕运……并从之。”也就是齐履谦《知太史院士郭公行状》记载:“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费六缗。”这是元代最早开发利用玉泉水的记载。《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十二月,禁玉泉山樵采渔弋。” 这因为一是玉泉山已成为行宫,二是已将玉河下游的金水河引入大都城的皇城,防止污染河水。《元史·英宗本纪》:“至治元年十二月,疏玉泉河。” 《元史·泰定帝本纪》:“泰定元年八月,罢浚玉泉山河役。”

明代关于玉泉山记载更多。《白岩集》:“玉泉山泉出如沸,蓄为池,清可鉴毛发。此西湖之源也。”

清初对玉泉山一带水道多次治理,如康熙十二年(1673)浚治玉泉山河道,二十二年(1683)在北长河上建玉泉新闸,此闸现存。二十九年(1690)又建玉泉山石闸一座,并疏浚了河道[11]

清代玉泉山一带泉水甚多,乾隆年间有名称者三十余处,其中著名的有八处,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基本上可以确定位置。参考图(据民国十七年调查绘制),可绘出图4。该图为冬季出流量,至1951年1月份调查出流量仅为1.0米3/秒,出水减少了很多,后来完全干涸了。

 

图4玉泉山诸泉出流关系图(单位:立方米/秒)

3.2香山、卧佛寺泉水的开发利用

清初玉泉诸水已感不足,曾考虑到当时汇入玉泉山河(今北长河)的西山香山,卧佛寺等山泉水的开发利用。据《康熙二十九年六月丙寅谕内务府》:“玉泉山河水所关甚钜,西山一带碧云、香山、卧佛寺等山之水,俱归此河。从前此河由青龙桥北汇入清河,后因欲引此水入京城,将高处挑浚,河之两旁复加谨防固,以分水势。今值霖雨,水势漫溢,堤岸冲决数处。尔等速将闸板启放,工部将冲决处速行堵筑。”[12]

关于乾隆年间引导西山泉水至玉泉山的工程,《日下旧闻考》卷一O一记载甚详:“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水源头,即樱桃沟之水源,现在山下立了块石碑,很早便得到开发。明代已通过水槽引至卧佛寺西方池中[13]。清代再次用石槽引导至广润庙前分水龙王庙(遗址在今万安公墓站前)。碧云寺泉水有二处:一是寺左水泉院之水,明代记载甚详,一是寺右之泉。二泉合流,大约沿148米等高线流入香山见心斋,再南流为月河与双清之泉下流合,出香山园墙,利用石槽东等到地广润庙内方池。这二条水道至四王府广润庙,再东行经普通、香露、妙喜诸寺,然后入静明园(参见图3)。石槽总长约为7公里(卧佛寺至文润庙约2.8公里,香山园墙至广润庙约2.2公里,广润庙至玉泉山西麓约2公里,均据图3测得)[14]

双清,原称双井,在蟾蜍石上,因有二井泉得名,后转讹为双清,是香山泉水南源(参见图3)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院内。香山泉水元代已负盛名,当时香炉峰下有飞泉,还有玉华泉(今玉华山庄后)等,都下流入南支。  

石槽工程大约在八国联军侵北京,西山诸园被焚殆尽后而失于修治,逐渐毁废。石槽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可见多处,近年因修公路,都已被拆去。

表2 昆明湖入水口调查表

地点

来源

流向

1

界湖桥

亲闸河(北长河)下游北支

①东流为后湖至谐趣园

②南流入昆明湖

2

三孔桥

船学堂

昆明湖

3

玉带桥旁

新闸河南支

昆明湖、最大入水口

4

南潜桥

新闸河

至西湖(今西堤以西)

5

宫墙西涵洞五

南水湖

至西湖(今西堤以西)

6

宫墙南涵洞三

金河灌溉余水

至西湖、昆明湖

注:本表资料据1923年《北平河道整治计划》。

3.3玉泉山昆明湖间的调蓄湖泊

自乾隆十五年扩建昆明湖后,湖水位可能有所降低,形成“湖面东移”的局面。为灌溉湖西岸较高水田,于乾隆二十一年之前又开高水湖,使水次第节蓄。乾隆二十一年界湖楼诗:“金河高长河,玉泉高倍莛。设非次第蓄,一泻无余矣。”也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次第蓄水问题。

高水湖水源有三:一是雨季山洪;二是玉泉山泉水,又分为两路:一是来自水城关南流入湖;二是从玉泉山第一泉南闸出流,入湖水量约占玉泉山各泉总出流量二分之一(见图4)。三是湖底涌出泉水积蓄。

高水湖出口有四:一是湖北端有一孔闸与新闸河(北长河)相通,当水量有余时,亦可由此入昆明湖;今在一孔闸与新闸河(北长河)相通处仍可见当年所建的界湖牌楼和一孔闸的遗迹。二是高水湖东岸四个涵洞,可灌湖东侧之水田。水田余水入昆明湖西岸进水涵洞(参见表2)。三是湖东南的三孔闸(高水闸),高水湖主流经闸流出是为金河。金河东岸也有出水口,灌溉水田后,余水亦入昆明湖。四是高水湖下游连通养水湖。顾名思义,当高水湖水量有余时分流其中,需要时可再流入金河,以保证灌溉。在金河下游右岸,还有一泄水湖,又称大水泡子(参见图2),其作用是排泄金河多余之水,防止湖入长河引起决溢,同时亦可灌溉长河以西之田(高于长河)。这三个依高程布置的湖泊,也充分体现了“次第蓄泄”思想,可谓做到了充分利用水源。这三个湖,后因玉泉山诸泉出水量锐减而逐渐干涸,成为稻田,但至今地形上仍清晰可辨。

3.4现代昆明湖的水源

1949年时昆明湖水源只有玉泉山之水,还有一定的流量,但水源明显不足,西北、西南湖面多处滩地外露。1957年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与交通部航务局完成了西南湖的疏浚工程,将湖底挖深2米,清淤89万立方米。1961年又完成西北湖的疏浚,清淤71万立方米。昆明湖因故未进行。经过这次疏浚,两湖水量略有改观。1965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开辟了昆明湖新水源。

新建京密引水渠运行须穿流昆明湖而过,优点是可以利用昆明湖2.5万平方米水面调节水量,缺点是湖水位随渠道流量而变化剧烈,影响了游船与荷花的生长,也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影响。1974年为解决燕山化工用水,又要取水于昆明湖,为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决定兴建河湖分流工程。工程设计从昆明湖进水闸外修渠引水入西北湖,在湖南端沿园墙开挖一条新渠至绣漪桥南,流入原京密引水渠道(见图5)。工程于1977年1月开工,至1981年5月竣工[15]

 

图5 现代昆明湖水源关系示意图

4.昆明湖环境水利建设的成绩及作用

今天的颐和园是世界保存完好的著名皇家园林,又是以昆明湖为中心的风景名胜区。昆明湖从形成的那天起在环境建设方面的成绩,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作用是值得认真分析总结的。

从元代瓮山泊建设成北京最早的城市水源水库后,在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上也取得很大成绩。元代西湖已成了风景区,湖周围修建了许多建筑。元末成书的《析津志》记载:“西湖景,在(昌平)县西南五十里青龙桥社,玉泉山东。其湖广袤一顷余。旧有桥梁、水闸、湖船、市肆、蒲茭莲花,拟江浙西湖之盛,故名。”

在十四世纪成书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有当时对西湖风景的详细生动的记载:“西湖是从玉泉里流下来,深浅长短不可量。湖中里必有圣旨里盖来的两座琉璃阁。远望高接青霄,近看时远侵碧汉,四面盖的如铺翠,白日黑夜瑞云生,果然奇哉……北岸上有一座大寺,内外大小佛殿,影堂串廊,两壁钟楼、金堂、禅堂、斋堂、碑堂,诸般殿舍,且不索说,笔舌难穷。殿前阁后,擎天耐霜傲雪苍松,也有带雾披烟翠竹,诸杂名花奇树,不知其数。阁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对对儿鸳鸯,湖中心是浮上浮下的双儿鸭子。河边儿窥鱼的是无数目的水老鸦,撒网垂钓的是大小渔艇,弄水穿波的是觅死的鱼虾,无边无涯的是浮萍蒲棒,喷鼻眼花的是红白荷花。官里上龙舡,宫人们也上几只舡,做个筵席,动细乐、大乐,沿河快活。到寺里烧香随喜之后,却到湖边桥上玉石龙床上坐歇一会。又上琉璃阁远望,满眼景致,真是个画也画不成,描也描不出,休夸天上瑶池,只此人间兜率。”[16]。可见当时湖面游船络绎不绝。这种满目大自然的风光景致,绝非后代所能见到的。文中“圣旨里盖来的两座琉璃阁”即西湖北岸的护圣寺,寺的部分建筑伸延至湖中,又名“双阁”,《析津志》称之为 “水阁”。元代诗人吴师道的《游西山玉泉》:“寺前对峙双飞阁,金铺射日开朱棂。载流累石作平地,修梁雄跨相纬经。”其中“双飞阁”也就是“双阁”。成为西湖最著名的建筑。成为元代皇帝出游和文人墨客“买舟载酒而往”[17]游玩第一胜地。

明代永乐年间治理西湖后,环境水利的功能得到恢复。弘治七年(1494)在西湖北岸建圆静寺(今排云殿址),正德元年(1506)扩大为好山园。湖面种植了大量的荷花。文献记载“西湖莲花千亩,以守卫者严,故花事特盛”(《潇碧堂集》)。另《珂雪斋集》记载:“是为西湖。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堤柳丛翠,中隐见村落。”王直《西湖诗》:有“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句。明代在湖北岸建圆静寺,成为西湖第一名胜。湖面“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长安客话》)。”另何御西湖作诗:“西湖堤上立,风景恣游心。十里澄虚色,群峰落翠阴。菰蒲随远近,鱼鸟自高深(《白湖集》)。”

明代的皇帝经常去游西湖。《长安客话》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神宗“经西湖,登龙舟,后妃嫔御皆从。先期水衡于下流闭水,水与岸平,白波淼荡,一望十里。内侍潜系巨鱼水中,以标识之,一举网,紫鳞泼剌波面,天颜亦为解颐。”另马汝骥《西元集》有行经西湖诗:“宣皇画舸戏湖中,鼍鼓鸾萧震碧空……珠林翠阁倚长湖,倒影西山入画中。”记载的应是明宣宗朱瞻基游西湖的事情。《长安客话》记载:“湖(西湖)滨旧有钓台,武庙幸西山,曾钓于此。”应是明武宗朱厚照游西湖的事情。

清代海淀西北大规模修建园林风景,除有地下水的可以使用外,大部分园林供水来源要仰仗西湖之水。最著名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的清代皇家园林,其中河湖水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小湖泊总面积达1860亩(123.9万平方米)。其中以圆明园中的福海面积最大,达517亩(34.4万平方米)。“三园”内的福海等湖泊水源有三:一是主要依靠昆明湖二龙闸和后湖东泻之水;二是万泉河水;三是园内自流井和泉眼等地下水。1860年后随着园林被毁,水系也逐渐淤塞而紊乱。直到1985年6月,对“三园”内的福海等湖泊进行了大规模治理竣工放水,对游人开放。

北京城内的园林湖泊、护城河、运河供水,历史上直到1957年永定河引水工程修建之前昆明湖是唯一的水源。要说其间的变化也只不过是昆明湖的水源罢了。北京城市最重要的园林供水——中南海的水源,历史上一直放在水利管理部门的第一位。昆明湖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还要保证水质优良,不得有一点污染,这也是北京环境水利的首要任务。昆明湖在北京环境水利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综上述可知,昆明湖库起到了供城市、园林、运河、灌溉、环境水利及城市防洪等多种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几百年来,对北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附注:

[1]周伯琦:《仲秋休沐日同崇文僚佐泛舟游西山即事二首》,《近光集》卷二。

[2]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卷一。

[3]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地》卷十四,桥梁。

[4]马祖常《石田集》卷二。

[5]《元史·自当传》。泛舟之事又见《元史·盖苗传》。另《燕石集》记载:“英宗、文宗二期(1321-1332年)御舟藏广源闸上别港。”可见元代皇帝泛舟之事是经常的。

[6]见《明太宗实录》卷五八、六十七和卷七一。

[7]《明太宗实录》永乐二十二年。

[8]本文多处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下不注明。

[9]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三,西湖条。明代皇帝去昌平谒陵后,常到西湖游嬉。武宗也曾游西湖。另《帝京景物略》记载万历间神宗游西湖是“先期水衡于下流闸水,水平堤。”明确指出响水闸的作用。

[10]《日下旧闻考》卷九十八,1634页

[11]《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二四,引自《行水金鉴》卷一三三。

[12]引自《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五。

[13]《日下旧闻考》卷一0二记载,方池旁有嘉靖辛丑年(1541年)立的“重修水槽碑记”。

[14]光绪十六年(1890年)“京城内外河道全图”中,卧佛寺至广润庙、至玉泉山石渠还十分完整。

[15]资料据《北京水利志稿》第一卷。

[16]《朴通事谚解》卷上。

[17]周权《览胜赋》,《此山先生诗集》卷一。

Change of Kunming Lake and Its Environment Effect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苑南路40号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0008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