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在研究历史中探索未来(代...
·汪恕诚——序一
·匡尚富——序二
·水利史研究室70年历程回顾
·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
·从地方资料看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
    水利史研究所初建于1936年,原名为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整理水利文献委员会,是中国最早的、唯一从事水利史研究的机构。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水利史研究所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及世界古代及近现代水利史、世界典型国家水利史、水利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共享、水系水环境水资源演变、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利用、治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灾害与灾害风险、信息化、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和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马臻与鉴湖
发布时间: 2010-07-22

浙江省绍兴市水利局   邱志荣

摘要:将古代绍兴从“荒服之地”改造为“鱼米之乡”的关键是鉴湖的建成。本文较深入地追溯了马臻兴建鉴湖和为民献身的经过,全面地论述了鉴湖的功绩和效益,系统地阐明了古鉴湖遗存所在。写作此文的目的:一是纪念马臻和鉴湖;二是揭示绍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规律;三是启迪人们对古鉴湖的保护和开发。

主题词:马臻  鉴湖  保护  开发

绍兴,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江南水乡。山青水秀,地灵人杰,经济发达,人民富裕,为世所称道。然古代绍兴曾是一个咸潮出没的荒芜之地。我国早期的地理著作《禹贡》在土地划分中,将越地列为“下下”等。鉴湖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得古代绍兴地区成为浙东的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南宋时的围垦使鉴湖几近消亡,直到明代修建三江闸,绍兴平原的水利调整才得以完成。鉴湖水利的兴废历史值得借鉴,与这段历史密切相关的水利工程应当加以保护和利用。

1.鉴湖的创建

古代山会平原,南为会稽山,北滨后海,东临曹娥江,中间是一片向西延伸的沼泽平原。钱塘涌潮沿曹娥江等自然河流上溯平原,与会稽山水相顶托,在山脚下潴成无数湖泊。这些湖泊在枯水期彼此隔离,仅以河流港汊相联,一旦山水盛发或风暴大潮上溯,则泛滥漫溢,成为一片泽国。春秋时期虽兴修了一些堤塘工程,但不足以解决整个平原的水利问题。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曾来越国。他所目睹的越地:“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极而垢。”面对这种状况,越王句践也曾叹息,越国为“僻陋之邦”,其民为“蛮夷之民。”

句践灭吴后,迁都琅琊,带走了大部分军队和大量部族居民,使这里的人口骤然减少。秦在建会稽郡设山阴县的同时,把这个地区余留的于越居民迁移到钱塘江以北的乌程、余杭等地。在上述时期中,山会地区的人口减少,经济发展缓慢,终西汉一代,山阴一直是会稽郡下的一个普通属县。据《汉书·地理志》所载,会稽郡二十六县,每县平均还不到四万人。司马迁到会稽后说这里“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因此,西汉一代山会平原水利难有大的建树。

后汉永建四年(129),大体上以钱塘江为界,实现了吴(郡)会(稽郡)分治。江北为吴郡,郡治仍在吴;江南为会稽郡,郡治设在山阴。吴会分治是地区生产力有所发展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增多,水利已成为制约山会平原开发发展的主要因素。

马臻,字叔荐,茂陵人。汉顺帝永和年间出任会稽郡太守。马臻为筑鉴湖含冤而死,《后汉书》也不为其立传,故正式文献资料记载甚少,但散见绍兴民间的记载及祭祀颇多。

据民间相传,马臻自幼勤奋好学,喜游名山大川,青年时曾涉足于四川都江堰。他见都江堰工程之浩大,效益之卓著,想到李冰父子的功绩,不禁慨然感叹:“壮哉,大丈夫为官当如此!”

会稽是大禹治水的毕功之地,大禹陵是禹葬之地,在古越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广泛。在会稽为守后,马臻目睹了水、旱、潮灾害之苦,以及豪门贵族各霸一方,与水争地,所引起的民间械斗,百姓遭殃的状况,为之忧虑万分,痛心疾首。他计划兴修和扩建已有的水库堤坝,但此举效果甚微,更兼动辄得罪豪门,举止维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以“四海为壑”的宏大气度;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的伟绩,对马臻始终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激励他以会稽郡千秋万代的大业为重,而摒弃一己之得失。永和五年(140),马臻振臂一呼,毅然发动当地人民,在山会平原南部原有堤塘、湖泊的基础上,纳会稽山以南稽北丘陵的三十六源之水,开始筑湖。

筑湖,要淹没开发已久、相对北部富庶的南部地区的一些良田、民宅和古墓,地方权贵深受震动。他们始以说客携带重礼游说,后又玩弄权术,通过各种途径加以阻挠,施加压力。一些马臻的亲朋好友、忠诚幕僚也深感担忧,劝太守“重举事而乐因循”。面对着重重阻碍,马臻却义无反顾,力排众议,决意不改。

山会平原从地表到几十米深处淤泥深厚,新筑的堤坝,常是数日后便见沉陷。马臻走访了当地老农,创造性地用松桩基加固湖堤基础,和以泥土混和柴竹的办法,保证了堤的建筑和稳固。他又总结历代治水经验,独具匠心地设置了斗门、闸、堰、阴沟和则水牌(水位尺),用以排灌和管理用水。

筑湖工程浩大,其间出现了人力、财力的匮乏,为使筑湖不中途夭折,马臻不顾杀身之祸,动用了当年的赋税和皇粮,以确保筑湖成功。经过马臻的惨淡经营和会稽人民的艰辛劳作,终于建成了我国东汉时期最大的人工蓄水工程——鉴湖。鉴湖的南界是稽北丘陵,北界是人工修筑的湖堤。堤以会稽郡城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自城东五云门至今上虞市蒿坝乡附近;西段自常禧门至绍兴县南钱清乡境内,总长56.5公里。除去湖中岛屿,其面积约172.7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2.65 亿立方米左右。

鉴湖工程的另一组成部分为斗门、闸、堰、阴沟四种排灌设施,以斗门为最大。东端为嵩口斗门,西端为广陵斗门。在山会平原北部的金鸡山和玉山之间又设置玉山斗门,以挡潮和控制北部平原河网水位。为计量水位,还在会稽五云门外小陵桥以东及山阴常禧门跨湖桥以南,各设则水牌(水位尺)一处。围堤后,由于鉴湖湖面相对高于北部平原,因此灌溉农田十分便利,曹娥江以西、古浦阳江以南的九千顷土地得以灌溉。

马臻主持兴建了鉴湖,建立了绍兴水利史上的卓越功绩,但那些既得利益受到触犯的世族大户、豪门贵族和嫉贤嫉 能之人却恨之入骨,他们网罗编织罪名,利用朝廷的各种关系,不择手段地加以匿名上告诬陷,欲置马臻于死地,而昏暗的朝廷竟然听信了谗言,问罪于马臻。马臻终于死于腐朽的封建势力的屠刀下。据传还遭剥皮揎草之酷刑(剖开肚子后塞进杂草),死得十分惨烈。后朝廷派人调查此事,发现告状之人其实都是已死亡之人名。“有千余人怨诉于台。臻遂被刑于市,及台中遣使按鞫,总不见人。验籍,皆是先死亡人之名。”当时朝廷不记载马臻功过。

然而人们没有忘记这位治水功臣。在马臻被害时,会稽百姓悲愤不平,暗地冒着生命危险,不惜重金将其遗骸运回会稽,万人痛祭,并葬于郡城偏门外的鉴湖之畔。后任太守到会稽郡后,见水旱灾害锐减,农田连年大稔;又会稽黎民百姓深念马臻恩德,志士乡贤颇多为马臻平反之词,便上报朝廷马太守筑湖的原由和功绩。于是马臻的历史地位终于日益得到确立,“太守功德在人,虽远益彰。”唐代韦瓘称:“东汉太守马君臻,能奉汉制,抚宁越,封仁惠公,利俗民陶,其殊绩章白书于旧史。其尤异则披险夷高,束波圜境,巨浸横合,三百余里,决灌稻田,动盈亿计。自汉至今千有余年,纵阳骄雨淫,烧稼逸种,唯镜湖含泽驱波,流氵符 注于大海,灾凶岁,谷穰熟,俾生物苏起,贫羸育富,其长计大利及人如此,孔子称‘民之父母’,马君有焉。”相传农历三月十四为太守生日,民间曾年年祭祀。

2.鉴湖的兴废

马臻为筑鉴湖死得十分冤屈和悲壮,令世人十分痛惜,然马臻为绍兴所作的贡献无以伦比,鉴湖的效益十分巨大。

其一、防洪能力全面提高。古鉴湖上游南部会稽山集雨面积为419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为610平方公里,年径流在4.6亿立方米左右,这些暴雨径流都通过鉴湖得到了调蓄。“越之有鉴湖,如人之有肠胃。”基本消除了山洪对北部平原的威胁。

其二、灌溉标准极大改善。鉴湖面积约172.7平方公里,蓄水2.68亿立米,为北部平原九千余顷土地(据统计古代山会平原鉴湖以北,曹娥江以西,浦阳江东南及其附近,萧绍海塘以南的农田约为47万亩)的灌溉,提供了自流式的丰沛水源。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称:“筑塘蓄水,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都溉田九千余顷。”

其三、加快了山会平原的综合开发。鉴湖水利兴盛,北部农田得以较大规模开发之际,正是我国北方地区战火连绵,兵荒马乱之时,于是朝廷南迁,有大量人口涌入山阴。见到了这里安定的社会、肥沃富饶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浩大的鉴湖,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人民安居乐业,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开发,交通运输业、酿酒业、养殖业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带来了经济增长,城市繁荣,人口增多。至东晋,晋元帝面对会稽殷实繁荣景象,赞叹不已:“今之会稽,昔之关中” ,成为东晋最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孔灵符在《会稽记》中形容:今绍兴一带当年已是村落遥相连接,境内无荒废之田,田无旱涝之忧的富庶地区。《宋书》的作者沈约(441~513)在孔季恭传中更详尽描绘了这里经济发达的情况:“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户杜之间不能比也。”

其四、改造了生态环境。曾是咸潮直薄、沼泽连片、环境恶坏的山会平原,由于鉴湖兴建成为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北部平原的大片土地得到了冲淡改造,五谷丰登,百草丰茂,绿树成荫,气候宜人,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王羲之称之谓:“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唐代李白和杜甫分别留有“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和“越女天下白,镜湖六月凉。”等脍炙人口的名句。

其五、促进了文化经济交流与发展。古鉴湖的山水风光,古越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外地文人学士。朝廷派遣官员到会稽,首先要选拔文化品位较高的优秀人才,相对到此的地方官也较有作为。接王羲之、谢安之后,大批的迁客骚人闻名而来,极大地丰富了会稽的文化,沉积了深厚的基础。据统计,载入《全唐诗》来此地的诗人有278人;在《唐才子传》中收入的才子278人,而来于此的就占173人。于是留下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赞美之歌。外地的先进技术也迅速传入会稽,提高了这里的生产力水平;商贸经营也同时得到较快发展。

其六、创造了先进的水利技术。鉴湖的水利工程技术处于当时我国的领先地位,坝长56.5公里,水面172.7平方公里,蓄泄水利配套工程设施69所,门类之多(斗门、闸、堰、阴沟)均堪称当时世界之最;以木桩及沉排技术处理工程基础亦属先进;用则水牌量测控制水位,加强科学调蓄为一流管理水平。

鉴湖兴建后,鉴湖本身和以北平原水利又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改造,晋惠帝时期(290~306),西兴运河开凿,成为鉴湖以北内河整治的主干工程。唐开元十年(726),修筑会稽海塘使会稽诸水不再分注入曹娥江而过直落江经玉山斗门入海。唐贞元初(788),玉山斗门扩建成八孔闸,山会平原排、蓄、拒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宋代大规模修复山阴海塘,与会稽海塘一起,基本隔绝了后海咸潮对山会平原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以运河为主干的河湖水网。

鉴湖湮废集中在宋一代,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多,人们与水争地,尤为豪族大户兼并掠夺;生产力发展,开垦种植技术的提高;政府在水利科学调控决策上的不当、管理上的不力;鉴湖的部分淤浅,水利条件的改变;地方政府为增加赋税、进贡取幸等。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开始围垦鉴湖,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政和元年十月,诏苏、湖、秀三州治水,创立圩岸,其工费许给越州鉴湖租赋”。这就加速了对鉴湖的围垦。宋室南渡后,“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大量移民涌入,山会两县人口猛增,垦湖为田日趋加剧,虽有几任官员和地方名贤力主复湖,引起废复湖之争,但终究不可最后阻止废湖之势。至南宋淳熙二年(1175),“除唐贺知章放生池旧界十八余顷为放生池水面外,其余听从民便,逐时放水,以旧耕种。”鉴湖遂至堙废,留下河网和一批湖泊。鉴湖的湮废是山会平原水利的重大变迁,这是在尚未完成新的水系调整情况下,一次有较大盲动性和放任性的变迁,一定程度满足了当时人对土地的要求,却对后世水利和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带来巨大不利影响和严重破坏,给后人以极其深刻的教训。据统计,北宋的166年中,绍兴有记载的水灾共有七次,旱灾一次;而南宋的143年中,水灾多至二十八次,旱灾竟有十六次。水旱灾害频仍,给绍兴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而这种状况,一直要延续到明嘉靖十六年(1537),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兴建了三江闸,基本完成了当年绍兴平原的水利调整,水旱灾害才得以减少。

3.鉴湖遗存

鉴湖兴建至今已有1865年历史,湮废亦有800多年,即使如此,在古代鉴湖范围内一批水利设施及诸多文化遗迹仍可稽考,成为越中文物和胜境之精华。

马太守墓。在绍兴偏门外鉴湖之畔。据唐代韦瓘《修汉太守马君庙记》载:元和九年(814)前,墓已建立。墓坐北朝南,前临沃野,仰对亭山,墓前青石牌坊肃立。雕刻有“利济王墓”四大字,为北宋嘉祐元年(1056)仁宗所赐封号,石坊中柱正面,有长联一幅:“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陂深,永固鉴湖保障;奠灵窀穸,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深切地表达了后人对马太守的崇仰之情。墓正中横置墓碑一块,上刻有“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太守马公之墓”,系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二月,郡守俞卿修墓时所立。墓碑边框浮雕双龙抢珠,卷云海水图案,两侧为狮头方石柱,设盘头纹抱鼓石,中有青石长方祭桌一张。整座古墓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偏门马太守庙。在墓东侧,亦朝南,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宋代以后屡经修建。现存庙宇为晚清时所建,分前殿、大殿和左右厢,大殿面阔11.62米,进深11.98米,分3间。庙大殿东西两壁,绘有三十二幅彩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马臻的治水功绩和民间传说,今壁画还隐约可见,民间香火颇盛。庙内颇多古碑文,记马臻与修建庙事。宋王十朋有《马太守庙》诗:“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能使越人怀旧德,至今庙食贺家湖。”

山阴马太守庙。在今绍兴县南钱清大王庙村的象山麓下。清代绍兴学者李慈铭记:“唐韦瓘有《修庙记》而云:山阴马太守庙在县西六十四里。”俗呼大王庙,庙座东朝西,占地总约19亩,前后分三进,共18间,庙前屋后的石路、石栏上还横斜着多块古时庙中碑文和楹联,其中有“太守马公讳臻,字叔荐,茂陵人。”至今祭祀不断。

广陵斗门。在今绍兴县南钱清虎象村虎山与象山之间,为鉴湖西部最边缘之斗门。斗门设置的主要作用为泄洪、御咸、蓄淡及航运。曾巩《鉴湖图序》:“其西曰广陵斗门”。《嘉泰会稽志》:“广陵斗门在县西北六十四里”,虎象村的虎山和象山之间今有广陵桥。据笔者1988年考,在桥西侧60米处原有一三眼闸,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填废,所填之处至今还可见原闸槽。在桥与闸之间又有一堤坝遗址,约高于地面1米。1971年大旱,村民挖河,见有较多木桩和泥煤,此即应为古广陵斗门的位置。八十年代初曾对西鉴湖底质泥煤进行了地质调查,发现广泛分布于鉴湖范围的泥煤,唯有夏履江一带及西墟斗门处缺失,这是河流有力冲刷的结果。

古代关于广陵斗门记载较详细的是宋嘉祐八年(1063),由张焘撰并书,李公度篆额的《越州山阴新建广陵斗门记》。2002年3月25日此碑已从虎象村移至绍兴环城河治水广场。

玉山斗门。位于绍兴城北二十五里今斗门镇东侧金鸡、玉蟾两峰的峡口水道之上。三江闸建成以前,玉山斗门为山会平原灌溉的枢纽工程,发挥效益达800多年。

玉山斗门又称朱储斗门,为鉴湖初创三大斗门之一。宋嘉祐四年(1059),沈绅《山阴县朱储石斗门记》首记玉山斗门,“乃知汉太守马臻初筑塘而大兴民利也,自而沿湖斗门众矣。今广陵、曹娥皆是故道,而朱储特为宏大。”

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云:“其北曰朱储斗门,去湖最远,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二门,而以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这是唐以前玉山斗门的排涝情况。

唐开元十年(722),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修建防海塘。防海塘东起上虞,北到山阴,全长百余里,基本隔绝了平原河流与潮汐河流曹娥江的关系,使原北流注入曹娥江的东部河流,从此汇入平原中部的直落江河道,北出玉山斗门入海,玉山斗门对鉴湖和平原河流的调节作用也随之提高。唐贞元初(788年前后),浙东观察使皇甫政改建玉山斗门,把二孔斗门扩建成八孔闸门,名玉山闸或玉山斗门闸,以适应流域范围扩大而增加的排水负荷。三江闸建成,替代玉山闸,成为闸桥,尚有右岸闸墙土和中墩的闸槽残迹。

蒿口斗门。为鉴湖东部最边缘之斗门。1988年9月,笔者在上虞蒿一村考察,据数代管清水闸等闸门启闭的老人钟本杰介绍,该斗门应在当时茶叶公司蒿市附近的山隅之中,有桥。

西墟斗门。在今绍兴越城区东浦镇西鲁墟村与清水闸村交界河道处。2001年笔者与盛鸿郎先生实地考证有《古鉴湖西墟斗门考述》文,确证此斗门为古鉴湖早期兴建。至唐代山会平原北部海塘修建逐渐完成,西墟斗门功能日趋减弱。明代渐被稍以南的河道上新建的清水闸所替代。

鉴湖诸堰。据1988年笔者实地查勘,尚有以下堰可考。

宾舍堰。在绍兴县湖塘宾舍村同湖滨村交界处,现称宝珠桥。

叶家堰。在绍兴县阮社叶家堰村,有叶堰桥,桥北约30米左右河中有一深潭,传说是鉴湖水冲刷而成。

蔡堰。在绍兴县阮社蔡堰村,有蔡堰桥,又称柯西桥。又据传旁有丞相渡口,鲫鱼渡口,地面会浮动。

沉酿堰。在绍兴县柯岩堰西村。现有仁让堰桥。据传古人常有酒酿沉于此,故称沉酿堰。

壶觞堰,又称湖桑堰。在越城区东浦镇壶觞村,有清水桥即壶觞堰位置,相传明代刘基来此酒醉,竟将皇帝所赐酒壶掉入水中,故称壶觞。

石堰。在越城区东浦镇鉴湖石堰村塘湾村。北有老塘,南有新塘。现有石堰桥。

中堰,又称钟堰。在越城区亭山钟堰村,有中堰桥,桥西侧有中堰庙。

都泗堰。在今都泗门外。堰原为防鉴湖水外泄入运河而设。鉴湖废后随之废。日本僧成寻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来越郡城,过堰时用牛二头。堰设营,有堰兵25人。

小陵桥堰,梅龙堰,泗水堰,在越城区禹陵大众村,已改为桥。

石堰。在越城区东湖村,已改为石堰桥。

东家堰(大埭堰)。在越城区东湖塘下赵村,已改桥为东家堰桥。

皋埠堰。在越城区皋埠。据传皋埠之地名因四面环水,此地相对较高故名,现已改名为登云桥。

樊家堰。在越城区皋埠樊江,改为樊家堰桥。

正平堰。在越城区皋埠樊江正平村,改为正平堰桥。

陶堰。在绍兴县陶堰村,已改为陶堰桥。

茅洋堰、夏家堰,均在绍兴县陶堰,已改为桥。

王家堰、彭家堰在上虞市东关镇,已改为桥。

白米堰。《嘉泰会稽志》“白米堰在县东六十五里”。位于今上虞市中塘白米堰村,已改为桥。古鉴湖西湖到东湖之堰均东西向设置于堤上,唯白米堰南北向设置,当地村民称原桥东近处有一条滚水堰坝。是鉴湖东湖北堤的顶端。

湖塘鉴湖古堤。位于绍兴城西部绍兴县湖塘。沿湖村落绵延十里,故称十里湖塘,有“十里湖塘一镜园”之誉。所在的塘路便是被称作为南塘的其中一段。

1987年在地处湖塘乡西跨湖桥桥北约35米左右的堰下江上(南北向)建桥,在挖掘至高程2.6米处见有较多数量的松树桩基,在开挖面约143平方米之中,明显呈东西走向。木桩密集处每平方米约4~5根。通过对所见木桩进行C14测定,确定距今年代为1670±189年。鉴湖筑于140年,距木桩出土时隔1847年,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是筑鉴湖时打入的桩基。木桩所在地即为鉴湖古堤位置。由西到东一直至绍兴城偏门外。

东西湖湖堤。鉴湖可分为西湖和东湖。东西湖的分界为稽山门至禹陵的道路。据1988年笔者走访禹陵村老农陶云水,称稽山门到禹陵原有路称驿路,又称庙下官塘、南塘、夹塘,阔2米余,高过田面约1.5米,两边都有河,村民挖河时塘底多有木桩。又称此路自古有之,祭祀大禹的皇帝和达官贵人、游客都从此路进入禹陵。此应为古鉴湖东西湖分界之塘路,亦即原至禹陵之老路,全长约6公里。

湖田与中田。所谓湖田即垦鉴湖为田,或鉴湖废后为田。中田即高于鉴湖之农田。1988年8月25日笔者至绍兴县柯桥型塘丰里村至州山里庄村一带的凤山与湖山之间,见有一堤坝,据当地老农介绍坝以上为中田,黄海高程约在6.2米(黄海),以下为湖田,一般在4.5米。

鉴湖水则。 有二处,分别在绍兴城外五云桥和跨湖桥。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云:“杜杞则谓鉴湖为田者利在纵湖水,一雨则放声以动州县,而斗门辄发,故为之立石则水,一在五云桥,水深八尺有五寸,会稽主之;一在跨湖桥,水深四尺有五寸,山阴主之。而斗门之钥使皆纳于州,水溢则遣官视则而谨其闭纵。

南洋秋泛。在绍兴县柯山及以南鉴湖一带。亦是绍兴“柯岩八景”中的一景。“南洋”为鉴湖的别名,“秋泛”是指泛舟湖中饱览柯山镜水之胜。于湖中北望,但见云骨和大佛耸立于柯山和镜水之间,舟行时,给人以徐徐旋转之感,云骨凌空兀立,高约千余丈,瘦削屈曲,亭亭玉立,如云出岫。远望如擎天火炬,近观似倒置宝塔,为水乡之奇观。云骨西侧,有一孤岩拔地而起,其中有座北朝南弥勒大佛一尊,高十米。相传开凿于晋代永和年间,经能工巧匠经营三世而成。清代张汉有《柯山八景记》。现已建成以此地鉴湖和柯山为中心的著名风景旅游区,是湖光山色的经典之处。

灵汜桥。在绍兴城东今五云门外。《水经注》载:“城东郊外有桥名灵汜,下水甚深,旧传下有地道,通于震泽。”《嘉泰会稽志》卷十一:“灵汜桥在县东二里,石桥二,相去各十步。《舆地志》云:山阴城东有桥名灵汜。《吴越春秋》:句践领功于灵汜。”灵汜桥是越王句践接受封赠之地,故历来文人学士、迁客骚人至此多有伤感之作。此地又处鉴湖之畔,若耶溪下游,水绕城廊,桥连东西,湖光山色十分动人心境。

东西跨湖桥。均在古鉴湖西湖上。《越中杂记》记:“跨湖桥在山阴县南五里镜湖上。”桥南西端为马臻墓庙,此为西湖之东跨湖桥。因跨鉴湖而得名。陆游有《柳》一诗:“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西跨湖桥在绍兴县湖塘乡,为一单孔石拦拱桥,另有引桥四孔,桥高二丈余。明徐谓有桥联:“岩壑迎人,到此已无尘市想;杖慕扶我,往来都作画图秀。”

三山。在绍兴城偏门外约4公里,为陆游故里。有石堰山、韩家山、行宫山,矗立湖岸,形成鼎足之势。因其位置相近,历来统称三山。陆游四十二岁移居于此,晚年闲居渔隐堂。前后数十年间,他就在这“柳桥南北弄烟霏,门不常关客自稀”的临湖草庐里,写下了大量诗作。如今,三山竹木苍翠,韩家山和行宫山两山之间,尚存菉池,俗称陆家池。池西旧有陆家庵,据当地民间相传,陆游故宅在池东,景色清幽。虽因年代久远,沧桑变幻,故宅已无遗迹可寻。然今三山不老,湖光依旧。漫步山径,缅怀诗翁,使人感慨不尽。

快阁。在偏门外约1公里,亭山范家堡。据《嘉庆山阴县志》卷七载:“快阁在西门外,宋陆游翁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任应烈重建,这里远对稽山,近临鉴水,景色奇丽。陆游晚年常居此饮酒赋诗,览湖山之胜,旧有庭院楼阁,假山鱼池,登阁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至今遗迹尚在。

钟堰万年台。在今亭山钟堰村鉴湖北岸。据传为纪念马臻筑鉴湖,每月农历三月十四日马臻生日,民间都要演社戏纪念,同时也是为祈求风调雨顺。是日附近村民会坐船或步行云集于此看戏。又或有龙舟竞赛表演。

磨镜石。在镜湖。《嘉泰会稽志》卷十一:任肪《述异记》云:“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边,因得名。今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吴虎臣《漫录》云:湖以镜名恐不然,盖水平如镜面。唐人诗中谓之天镜者是也,湖之上源地名平水亦此义。”

镜圃。清商盘《镜圃》诗注:“圃在常喜门外,为镜湖最胜处。”常禧门在绍兴城偏门。

柳姑庙。在绍兴城西十里,前临鉴湖,以湖山风光著称,陆游《鉴湖影》有:“柳姑庙前鱼作市”句。

方干岛。在鉴湖西湖南亭山方向。唐代方干曾兴建别墅,隐居于此,宋徐天祜有《方干岛》诗:“平生心事白鸥知,一卷云庵处士诗。占得镜中奇绝处,只缘身值方明时。”

山阴道。在绍兴城偏门外以西往亭山方向的西鉴湖上,晋王献之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名句。有镜湖圃、和尚桥、镜湖亭、道士庄。

镜湖大镜。据《嘉庆山阴县志》卷七载:“崇宁间渔人夜引网重,不能举,乃召集同辈合力方升,一大古镜,方五、六尺,厚如之。持以鉴形,昏暗中臟腑皆见,置诸舟忽铿然有声,光彩炫晃,耀入水中,风澈浪涌,移时始定,今湖中父老尚有及见者。”

鉴湖湖底泥煤。在萧甬铁路以南至会稽山麓之间原鉴湖湖区的广阔平原中,分布着广泛的泥煤层,分布范围面积81平方公里,约占鉴湖南北长度56.5公里的78%左右。泥煤分上下二层,分别形成于距今7000年海侵以来的“海湾——湖沼——平原”的演变过程,当时生长在沼泽地的苔草、芦苇、咸草子和细柳大量繁殖乃至死亡未及氧化和细菌分解就被淤泥所掩盖,成为泥煤。海退或湖沼消失,泥煤被埋藏灰黄粘土之下。

据八十年代初环保等部门地质调查,上层泥煤埋藏在1.5~3.0米地表浅层,层厚10~30厘米,层位稳定,连续性好。下层埋藏在4~6米深处,层厚5~20厘米。层位不稳定,分布范围小。今鉴湖湖水平均深度2.77米,即几乎所有上层泥煤都分布在水深范围内,接触极其广泛。这些泥煤对鉴湖浅层地下水有渗滤净化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也有吸附作用,同时影响水体的生态和物化性质,对保持鉴湖生态平衡,保护改善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宴酒的绍兴黄酒,便必须用鉴湖水酿制而成。

今鉴湖。是古鉴湖东、西湖的残余部分,位于越城区和绍兴县境内,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其主干道东起亭山乡,西至湖塘乡,东西长22.5公里,最宽处可达300米以上,平均宽度108.4米,平均水深2.77米,形如一条宽窄相间的河道,镶嵌在绍兴平原上,并在平原南部构成了特有的河港相通、河湖一体的塘浦河湖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一带生活、生产用水、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源。这里山水沛然之处不失秀美,河湖交错之地不少恢宏,春夏秋冬,晴雨风雪,景色各异,一派江南水乡风光。泛舟鉴湖,是绍兴水上揽胜的一大特色,游客不但可感受到“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飘然之趣;还可领略“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奇秀之景。乘舟湖中以鲁迅笔下的绍兴茴香豆佐酒更会使你有“不作天仙作水仙”的体验。鉴湖的保护与整体综合开发越来越为绍兴各级政府的重视,人们在不久可以见到古老的鉴湖将重现光彩,为世所瞩目。鉴湖的复兴,也将是对马臻的最好纪念。

注释:

①《管子·水地》。

②《史记·货殖列传》。

③⑦⒄盛鸿郎·邱志荣《古鉴湖新证》、《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1991年7月版。

④《太平御览》卷六十六引《会稽记》。

⑤唐韦瓘《修汉太守马君庙记》。

⑥宋王十朋《鉴湖说》。

⑧《晋书·诸葛恢传》。

⑨李白《越女词》。

⑩杜甫《壮游》。

⑾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

⑿陈桥驿《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湮废》,地理研究1984年第3期,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

⒀《宋会要辑稿》一百二十五册食货八。

⒁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63年第2期。

⒂⒅绍兴地区环保科研所等《鉴湖底质泥煤层分布特征调查及其对水质影响的试验研究》1983年。

⒃邱志荣《鉴水流长》,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版。

⒆清齐召南《山阴》。

⒇陆游《渔歌子》。

Mazhen and Jianhu Lake

Ancient times Shaoxing will transform into “Land of plenty”from “blank place” the key will be reflects the lake completing. This article traced the mazheng to construct the jianhu lake and the process to devote thoroughly which for the people. It illustrate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Jianhu Lake, but where the wonderful project lay in ancient tim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r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First to memorize mazheng and the jianhu lake. Second to show the law that how shaoxing natives get along with nature in harmony and the third to appeal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project-----the Jianhu Lake.

  Key words: mazheng;the jianhu lake;protection;development

通信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水利局  312000

Tel: 0575-5167669;013606758552

Email:fliecheng@163.com(注:该邮箱为办公室傅列成邮箱,而并非邱局长本人的)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