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在研究历史中探索未来(代...
·汪恕诚——序一
·匡尚富——序二
·水利史研究室70年历程回顾
·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
·从地方资料看关中灌溉系统管理的演变
    水利史研究所初建于1936年,原名为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整理水利文献委员会,是中国最早的、唯一从事水利史研究的机构。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水利史研究所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及世界古代及近现代水利史、世界典型国家水利史、水利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共享、水系水环境水资源演变、古代水利工程保护与利用、治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灾害与灾害风险、信息化、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和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我国北方抗旱保墒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 2010-07-22

闵宗殿

摘要:我国北方经营旱地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耕作栽培技术抗旱保墒是我国北方经营旱地农业长期积累下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历史证明,这条经验不但简便易行,而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抗旱作用。因此,总结这一经验,使其为发展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对历史上的抗旱保墒经验,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通过耕作措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使作物获得一个“天旱地不旱”的土壤水分环境,这是我国古代土壤耕作中的一大创造,也是我国历史上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抗旱措施。这项技术我国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产生,当时已采用深耕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碎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措施,战国时期叫作“深耕熟耰”,或“深耕疾耰”。耰,就是用木槌碎土。后来不断发展,到北魏时期,便形成了一整套耕作保墒技术,包括有深耕蓄墒、耙耱保墒、镇压提墒、中耕保墒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奠定了我国耕作保墒的技术基础。至今,这些措施仍广泛地流传在我国的北方农村,成为当地抗旱夺丰收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春旱是北方农业最大的威协。我国古代的耕作保墒技术就是在与春旱的长期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经验,主要的有:

    一、蓄秋雨,抗春旱;保春墒、济春播

这是解决春播作物所遇春旱而采取的一种耕作措施。这一措施,在公元六世纪时已经形成。《齐民要术》记载的“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就是这一措施的具体反映。其耕作程序,安排得十分巧妙:(1)将耕地时间提早到秋季进行,这样既可使土壤有更多的熟化时间,同时又为土壤蓄纳更多的雨水以备春用创造了条件。(2)春季使用浅耕,既可避免深耕造成土壤熟化不足,不利播种和在多风条件下造成跑墒的弊病,同时又起到了整地灭草和保墒的作用。(3)耕后耙耱,土壤毛细管作用被切断,这样,就为进一步减少跑墒、保住蓄住的秋雨创造了条件。

这样一来,降雨季节和农作物需水期不相吻合的矛盾,通过耕作使之协调了起来,从而缓和了春旱影响春播的矛盾。

为了提高耕作质量和蓄水、保水的能力,历史上还指出不论是耕地还是耙耱都必须掌握好耕作的时宜。

在耕地方面,要掌握“燥湿得所”。《齐民要术》说:“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所谓“燥湿得所”,就是指土壤所含水分适中,即既不干又不湿的时候。这时耕地,阻力小又省力,而且土壤容易松散,耕地质量也高。《齐民要术》接着又指出:“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这是因为“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垎,数年不佳。”说明掌握“燥湿得所”的时机耕地,确是提高耕作质量的一个关键。   

在耙耱方面,要掌握“春耕寻乎劳,秋耕待白背劳”,即春耕一定要随耕随耱,秋耕则要待耕起的土垡垡背晒白后才耱,其原因是“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土+显)实,湿劳令地硬。”可见,适时耙耱对提高保墒的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蓄伏水,济秋播、保春用

这是针对秋播作物防春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汉代已经出现,《汜胜之书》说:“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时种。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强调指出秋播作物整地以早耕为要,以便接纳伏水以达到抗旱的目的。到了清代,这一技术发展得更为细致,其主要的措施有:

 (一)浅耕灭茬:《知本提纲》说;“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渐深,见泥深耕。”《农言著实》说:“麦后之地,总宜先坨过,后用大犁揭两次;农家云:头遍打破皮,二遍揭出泥。”这是北方秋播整地的基本方法。其中“初耕宜浅,破皮掩草”,“头遍打破皮”,指的就是浅耕灭茬。   

夏耕首先要浅耕灭茬,这是因为夏收以后地表裸露,如不及时浅耕,不但会造成跑墒,而且会加强地表迳流,造成水分的流失;其次还因为残茬和杂草的存在,不但会造成水肥的损失,而且还会给耕作带来不便,降低整地的质量,所以当地有“伏里刺破皮,胜似秋后犁几犁”之说。这一点《农蚕经》在谈到高梁茬的整地时,说得十分清楚:“薥秫(高梁)割倒,当地剧去根株,勿使芽生满地,不惟费工,又竭地力,剧去不必尽掘其根,只用板钁或利锄,附土削去,芽不能生,而根汁流出,亦能肥地。不然当于未芽时早耕,叫人搭去根菀,塌一、二日再耕一遍方佳,不拾*(艹+歹+乇)则耩时碍耧,不再耕则支翘害麦,麦不好而生病。”可见历史上重视浅耕灭茬是很有道理的。

(二)夏耕务早:这个问题早在西汉时期的《汜胜之书》上已经提出来了。以后,历代都十分强调这一点。北魏《齐民要术》说,“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晒白),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清代《农言著实》说:“七月当种麦前后,耩地最要紧,二次地已竟用大犁犁过,该收耱时,忽然霖雨过多,……不必收耱,将已犁过之地,用耙一耙,用耱一糖,既或到种的时候无雨也无大害,又且省人力,地也虚活,又无大土墼。”可见早伏耕,对熟化土壤和接纳雨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耕后耙耱,碎土保墒:《农圃便览》说:“塌地务早,以烂夏草,看白背即耙平,防秋旱,若雨过,再犁转,候种麦。犁转之地,务必耙细,万不可透风。”《知本提纲》也说,“麦为旱田,夏日耕之,受炎日之喧照,得雨收敛,更迭耕劳,掩藏阳气于内,来年麦发,自有力矣。”都指出伏耕以后,要随即耙劳,以利保墒。

这样,通过浅耕灭茬,伏耕蓄水,耕后耙耱等一系列耕作措施,使伏水得到了利用,从而在秋季雨量不多、蒸发量大的情况下,为秋播和春季返青时对水分的需要创造了条件。

三、压冬雪、抗春旱

这一措施,早在西汉时已经使用。不仅用于冬闲田,同样也用于冬作田。《汜胜之书》说;“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这是指冬闲田的压雪。书中又说:“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这是指冬作田的压雪。这个办法不仅对缓和春旱的矛盾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防治害虫。

通过栽培措施,减轻干旱对作物的威协,提高作物抗御干旱的能力,是历史上采取的又一项抗早措施。这一措施在西周时已经出现,当时主要使用垄作法,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各种抗旱栽培法,到西汉时代又创造了抗旱播种和中耕保墒技术。这三个方面,后来便组成了我国历史上抗旱栽培的主要内容,现将其积累的主要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一、抗旱栽培法

(一)代田法;这是西汉时代所推行的一种抗旱栽培技术。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这种栽培法的要点是:(1)  “一亩三圳,岁代处”,一亩地开三条沟,起三条垄,垄沟各宽—尺。沟、垄的位置每年对换,交换使用,达到轮流休闲的目的。因此,这种栽培法被称之为代田。(2)  “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赜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种子播在沟内,出苗后,经常锄草,并用垄上的土培壅苗根,直到夏季垄尽沟平为止。这样栽培的优点是:①因为沟中的水分蒸发小于垄面,又有垄的障风,所以沟中所含的水分要比垄上为高,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非常有利;②因为苗期有垄土培壅,扎根深,从而扩大了作物吸肥吸水的范围,又起了防倒的作用。因此《汉书》称它有“能(耐)风与旱”的功效。当时在关中地区试种,结果“一岁之收常过缦田(平作)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增产幅度达到25-50%,后来推广到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西北等地,效果也很好,被人称为是一种“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栽培法。

(二)区田法:这也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一种抗旱栽培技术。据《汜胜之书》记载,这种方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形式;一是宽幅点播区种,即把种子播在长条的浅沟里,和代田法将种子播在沟里的情况颇为相似,主要用在平地。二是方形点播区种,即将种子播在方形的小穴中。由于它是穴种,所以一些山坡、零星高地都可利用,故《汜胜之书》说:“(区种)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这对扩大耕地面积也有积极的作用。主要的措施有:(1)深耕作区,增施肥料,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2)区内点播,确保株数,争取全苗,(3)重视中耕,注意灌溉。其基本精神是集中地、经济有效地施用肥水,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以求得小面积范围内的高额丰产。据《汜胜之书》说,用这种方法栽培,“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可以取得惊人的丰产效果。所以直到宋金时代,金章宗还下令在北方推行这种区种法。明清时期,也有不少人试种,据说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三)亲田法;这是明代耿荫楼提出的一种栽培法,主要是采用对部分土地进行“偏爱偏重,一切俱偏”的耕作栽培措施,以求逐步培肥土壤,争取抗灾保收。因而称为“亲田”。其措施据《国脉民天》记载,是“每有田百亩者,除将八十亩照常耕种好,拣出二十亩比那八十亩件件偏他些,其耕、种、耙、耖、上粪俱加数倍,务要耙得土细如面,搏土块可以八日不干,方妙。旱则用水浇灌,即无水亦胜似常地。遇丰岁,所收较那八十亩,定多数倍,即有旱涝,亦与八十亩丰收者一般。遇蝗虫发生,合家之人,守此二十亩之地,易于捕救,亦可免蝗。明年又拣二十亩,照依前法,作为亲田,是五年轮亲一遍,即有碱薄,皆养成膏瞍矣。如止二十亩者,拣四亩作为亲田,量力为之,不拘多少,胜于无此法者,甚简,甚易、甚妙。”这种栽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逐年轮耕,把创小区高产和有计划地培肥土壤相结合,二是小区精耕,把夺丰收和抗灾害相结合。这是区种法精神的又一发展。

(四)砂田法:这是清代甘肃永登地区创造的一种抗旱栽培法。主要的措施是在地上铺上砂石,种子播在砂石下的土中,以防水分蒸发和保证种子的发芽生长。相传光绪年间,甘肃永登地区大旱,赤地千里,四野无青,一位老农偶然在老鼠洞边的有堆中,发现一株麦苗,长得十分健壮,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这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年雨量300毫米以下的地区,能起到保墒、增温、压碱、增产的良好作用,《甘肃通志稿·实业》上称它是“不虞亢旱,可获早熟,其利可五、六十年”的栽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我国农业上使用覆盖措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技术的创始。

二、抗旱播种

(一)镇压提墒保全苗:我国古代认为,播后镇压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种土相亲”(见《汜胜之书》),使种子和土壤密切接触,以保种子的发芽扎根,二是“风不侵”(见《农圃便览》),防止干旱风造成土壤水分的蒸发,三是“苗出旺相”(见《群芳谱》),促使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因此,历史上一直重视播后的镇压。其实,镇压还起着重要的提墒作用,据测定,经过重镇压的农田,土壤表层水分可以提高1-3%,故镇压是在干旱环境下提高种子出苗率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方面,历史上积累的经验有;

(1)要因时制宜,春压夏不压。《齐民要术》说:“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春气冷,生迟,不曳挞则根虚,虽生辄死;夏气热而生速,曳挞遇雨必坚,其春泽多者,或亦不须挞。”这里的“挞”,就是镇压。

(2)要因地制宜,干压湿不压。《马首农言》说:“种毕,以砘碾之,地*(土+显)俟干然后碾之。”因为带湿镇压,必然会造成土壤僵硬,不利种子出苗。

(二)提高种子抗旱性:(1)溲种法。这种方法出现于西汉,其措施据《汜胜之书》记载是;将马骨挫碎煮汤,去滓,浸以附子(一种有毒的中药),加进蚕粪、羊粪,调成稠粥样的粘糊,播种前二十天用以浸拌种子,浸后取出晾干,第二天再拌,这样连续拌六、七次后,将种子晒干收藏,至播种时,再拌一次便下地。据记载,这种方法能使“禾稼不蝗虫”,“使稼耐旱”,具有防虫和抗旱的作用。据近代科学验证,也认为溲种法可以增加小麦的吸水力,对于西北旱农制地区似有实践意义,它能使幼苗健壮,对于抗虫、抗旱力以及产量似有提高的可能。

(2)冬月种谷法。这是明末创造的一种方法。据《畿亭全书》记载,其办法是:“冬至前一日,掘四、五尺深的土坑一个,将谷子放在瓦缸中,口用麻布盖住缚牢,倒置于坑中,到十二月大寒节时取出播种”,能收到“明年麦后即熟,旱蝗不能为灾”的作用。这一办法,至清代咸丰年间河南的新野、襄城、裕州、南阳等县还都在使用。

(3)雪水浸种法。这是一种很古老的种子处理方法。西汉时的《汜胜之书》上已见记载:“雪汁者,五谷之精,使稼耐旱。”以后历代对此都有记载,其浸种方法,详见于明代的《国脉民天》;“雪乃五谷之精,如遇冬雪,多收在缸内化水,至下种时,先将雪水浸种一日夜,每浸一炷香时,捞出滴干了些,又浸又捞,如此五六次,吃雪水既饱,自然耐旱。”这和今日使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玉米种子,以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颇有相似之处。

据国外报道,雪水所含的重水少于雨水,因而对生物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用雪水浸种,种子的发芽率可提高40%以上,用雪水喂母鸡平均产蛋率要比喂自来水的多一倍,而且蛋也大。故我国历史上积累的用雪水浸种,提高种子抗旱能力的经验,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三、中耕保墒

历史上对中耕十分重视,除认为中耕有松土、除草的作用外,还认为中耕有明显的保墒作用。《齐民要术》说:“锄头三寸泽”,又说:“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知本提纲》进一步说:“锄频则浮根去,气旺则中根深,下达吸乎地阴,上接济于天阳。”指出中耕有助于根系下扎,使地下部分多吸水分,地上部分能充分利用阳光。这也就是中耕为什么有利于抗旱的重要原因。

在中耕保墒方面,历史上积累的技术经验有:

(一)浅深浅中耕保墒法:这是用于谷、黍等禾谷类作物的中耕法。其法见于《齐民要术》;“候黍、粟(谷)苗未与垄齐,即锄一遍,黍经五日,更报锄第二遍,候末蚕老毕,报锄第三遍,如无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锄第四遍……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笛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较浅。”这样锄,既防止了幼苗期和孕穗期伤根,同时又保证了及时除草和松土保墒。

(二)刨窝中耕保墒法:这是用于冬麦上的一种中耕法。其办法见于《农桑经》的记载:  “麦未开镰,务要二遍刨过,收之多寡,全在此遍,最要用心。诀云:深锄过垅,前后留窝,只要如此,不要贪多。但视田中土细无块而洼塌不平,则知锄者用心,不惟地松发苗,窝深存水,则不易干,即至耕时,旱亦不甚干,干亦无甚大块,其效多矣。”说明挖窝中耕不仅利干当季,而且电有利于下茬。

上述事实说明:在我国历史上,作物栽培同抗旱保墒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整个栽培过程中,既注意有利于保墒,又注意有利于作物抗旱,这是我国历史上作物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经验。  

(一)历史经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和缺少灌溉的条件下,应用耕作栽培措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作物的抗旱能力,是可以缓和北方干旱威胁的。在这方面,我国历史上积累的耕作保墒、抗旱栽培等方面的经验,都有待我们去发掘和总结。

(二)春旱是影响北方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春旱的威胁,是解决北方干旱问题的关键。历史上采用调动一切手段,集中力量解决春旱矛盾的做法,是一条非常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北方,地域辽阔,风土各有不同。不论是耕作还是栽培,都要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才能捉高抗旱保墒的效果。我国历史上在这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也很值得我们珍视。

(四)我国传统的抗旱保墒技术,虽然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在今天还有它的实用价值,但由于这些技术处于经验的阶段,因此急需用现代农业科学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进一步发挥它的抗旱保墒和增产的作用。这是摆在农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任务。

   

参  考  文  献

[1]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3]明·耿荫楼:《国脉民天》。

[4]清·蒲松龄:《农蚕经》。

[5]清·杨岫:《知本提纲》。

[6]清·丁宜曾:《农圃便览》。

[7]清·杨秀元:《农言着实》。

[8]闵宗殿、董恺忱、陈文华:1983.《中国农业技术发屉简史》,农业出版社。

[9]南京农学院植物生理教研组;1958.二千年前的有机物溲种法的试验报告。《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册。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DRY-FARMING IN NORTH CHINA

Ming Zongdian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S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Prouince)

Abstract

The preservation of slil moisture to combat drought in dry-farming management in northern China has provided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irstly,timely plowing,horrowing and pulverizing the soil were practic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water-retaining and water-storing ability of the soil,and alleviate the spring drought threat. Concrete measures taken were:to store autumn rain water for spring sowing,to receive summer rain water for spring consumption and to roll the winter snow into the ground to prevent the spring drought.

Secondly,cultural measures were employed to lighten the drought threat and increase the drought-resisting ability of crops. Concrete steps taken were:anti-drought cultural methods such as ridge farming,pit farming,emphasis-farming,sand-farming etc.;(2)increasing the drought-resistance of seeds by using methods of immersing the seeds in “manure paste”,sowing the millet seeds in winter and soaking the seeds in melted snow etc.;(3)preserving soil moisture by using cultivating methods such as the “deep-shallow-deep”,the “pits digging”etc. 

原载《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5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