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组织机构  
·水文化与水利史研究室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
·生态景观与遗产保护规划室


  挂靠机构  
·水利史研究会
·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
·水利遗产相关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水利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文物局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
·中国水利学会
首页 >> 组织机构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12-05-15

(1)研究室简介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基于水利史长时序、综合性、宏观性的优点,结合对现代水利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开展综合性防灾、减灾和信息化的研究。

(2)主要研究方向

1)灾害与灾害风险研究

长时序减灾综合性研究

以防洪、抗旱减灾的长时序资料统计、整编和研究为基础,面向全国和区域,开展减灾业务的综合性和宏观性研究。

·开展历史灾害资料的序列整编,历年及场次灾害的调查、调研、灾害数据的整编和灾情评估研究。
·以长时序的灾害数据统计为基础,开展灾害和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
·开展区域减灾方略和减灾政策的研究。

灾害风险研究

以历史灾害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减灾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全国和区域水、旱灾害风险与对策研究。

·区域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等级划分标准研究
·区域水、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
·区域水、旱灾害风险的评价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区域水、旱灾害风险图的绘制
·区域水、旱灾害风险对策的研究

2)信息化研究

基于“3S”、Web,数据库、计算机等技术,开展面向水利信息化、防灾、减灾、古代水利工程应用与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水利基础性数据库建设与信息集成
·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与标准制定
·水、旱灾害等综合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水、旱灾害与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建设
·古代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与信息集成
·古代水利应用与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3)主要项目

1)行业标准

主编和修订了五项行业标准。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的修订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的修订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的编制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
·《实时工情数据库结构及标识》的编制

2)长时序减灾研究

·清代七大江河洪涝档案史料整编

根据故宫档案馆(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清代档案中“宫中”、“朱批”及军机处副档整理了全国七大江河1736~1911总计175年的洪涝灾害史料,出版了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清代珠江、韩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淮河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松辽洪涝档案史料六本著作。

IMG_3847.jpg

·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研究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作为主要编委参与整编了全国1482~1985总计504年的洪水灾害记载资料,形成了完整的洪涝灾害序列,参与编写了《中国历史大洪水》(上、下卷)。

IMG_3848.jpg

·近200年洪泽湖水位研究

根据清代档案的整理、洪泽湖水位志桩的考察和记载资料的统计分析,收集了1736~1936总计200余年的洪水最高和最低水位资料,形成了洪泽湖完整的水位序列资料,成果被纳入了《江苏省水旱灾害志》。

·自然灾害图集的编制

IMG_3851.jpg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成灾对策研究

为响应联合国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号召,推进我国减灾的工作,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研究与对策”研究项目,我所负责自然灾害的综合区域研究和中国重大洪水灾害及减灾对策研究部分,内容包括重大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形成规律、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参与编写了著作《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分论)。

IMG_3854.jpg

·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等多种途径,综合研究了我国古代七大流域洪水的灾害以及各种洪水类型,参与编写了《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著作。

IMG_3855.jpg

·中国治水方略回顾与前瞻

   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引进国外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上,提出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1991),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完善治水的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21世纪的治水思路和基本方略。

·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基于对洪涝灾害数据的长时序整理和国家近年发布的灾害应急预案的统计,研究了我国七大流域的洪水灾害应急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洪涝灾害的等级划分标准。

3)灾害及风险研究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2004年,受国家防办的委托,编制了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试行),并于2005年7月下发各流域委和省防办执行。导则中提出了洪水风险图的分类,提出了历史水灾法编制洪水风险图的理论和技术要求,推荐了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其它两种方法,洪水风险图的成图方式等,并以附录的形式对洪水风险分析的三种方法(水力学法、水文学法和历史水灾法)做了详细规定。

2008年,我室对全国36个试点洪水风险图的编制进行技术和经验总结,并再次受国家防办和水利部国科司的委托,对导则进行修订,提升为行业标准。

·七大江河洪水风险图与江河应急调度图

对国外的洪水风险理论,洪水风险图编制做了详细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洪水风险区划研究,并分别对城市洪水风险图、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和水库洪水风险图的定义、编制方法、编制步骤等做了研究和以实际成果为示范。

研究成果包括:

澳大利亚干旱管理政策调研报告

国外洪水风险图编制调研

全国洪水风险区划研究报告

蓄滞洪水风险图编制说明及范例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编制说明及范例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说明及范例

水库洪区风险图编制说明及范例

(插入报告的扫描照片)

·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

基于.net、数据库和GIS技术开发了国家、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查询与绘制平台。根据水利部行业标准,《防汛抗旱用图图式》,同时,开发了洪水风险图的数据符号库和字体。

(插入平台的界面图)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在全国洪水风险图一期编制的36试点的中,我室负责编制了3个,分别为城东湖蓄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成都府南河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和沂河左堤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城东湖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选用了历史水灾法。通过对1950、1954、1956、1968、1975、1991和2003年7次进洪淹没情况和灾害资料的统计,采用对历史水灾频率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频率洪水特征值(水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洪水风险分析,并依据地形图,绘制了不同频率进洪量下的洪水风险图。

成都府南河洪水风险图为城市类型的洪水风险图,具有典型的现代城市洪水风险特征,为区间暴雨引起的积水内涝和城市排水不畅引起的洪水淹没。洪水风险分析综合选用了历史水灾法、水文学法和水力学法。利用历史水灾法调查和统计了1960~2005成都市的洪水灾害数据,根据分析选用1981年、1998年、2004年为典型年份,进行典型场次洪水风险分析;建立了成都市内河的一维河网模型,模拟不同频率洪水下的演进情况,分析了河道洪水风险;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分析了成都市在发生不同频率暴雨时的城市积水情况,分析了发生不同频率暴雨时的洪水风险。根据洪水风险分析结果,编制了成都市不同频率降雨的积水分布图、成都市区最大洪水淹没分布图和成都市区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图。

沂河左堤保护区洪水风险图为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主要是分析沂河左堤主控制分洪和溃堤情况下的洪水风险。通过建立沂河左堤保护区二维洪水演进模拟模型,模拟了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下堤防决口或主动分洪后的洪水演进,从而得到不同频率设计洪水下的洪水最大淹没水深,以此为基本数据编制了沂河左堤洪水风险图。沂河左堤保护区的洪水风险分析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二维洪水演进模型和研究平台。模型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格下的有限体积法建立,采用边界自适应网格生成算法,对铁路、公路、堤防等阻水建筑物具有较好的模拟。


 

图 计算网格图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工程规划与洪水管理技术

本项目为水利部“948引进新技术项目”,引进水文(PRMS模型,WMS软件包)、河网水动力学(FEQ模型)和地下水动力学(MODFLOW模型,GMS软件包)模型及软件包,可以对山区在各种减(滞)洪工程措施下,土地利用环境下,不同降雨气象条件下,区间产流产沙,以及河道水文—水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还可以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地表地下水交换。

在引进模型和软件包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研究开发,技术交流等,初步建立了我国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和洪水管理的软件平台,提供对山区在各种减(滞)洪工程措施下,土地利用环境下,不同降雨气象条件下,区间产流产沙,以及河道水文—水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模型,以及地表地下水交换模型等,并结合已有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研发基础,对一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平台软件进行了初步设计和研发,从防洪减灾角度为工程规划和洪水风险分析提供了科技含量和实用价值较高的软件平台。

WMS平台

GMS平台

自主开发的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平台

·佳木斯、齐齐哈尔二维模型项目

本项目亚行贷款松花江防洪管理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的流域洪水管理,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水给松花江流域带来的损失,促进松花江流域内经济发展,达到减轻该地区贫困程度的目的。水利史所负责了建立佳木斯和齐齐哈尔两座城市的一、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佳木斯模型

齐齐哈尔模型

4)信息化研究

·全国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中国河流代码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编制代码规定
·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研发
·文化遗产地及风景名胜区山洪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示范及标准化研究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工情基础标准编制
·实时工情数据表结构及标识

(4)联系方式

室主任:张念强

联系电话:010-68786146

邮箱:zhangnq@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7 16: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