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组织机构  
·水文化与水利史研究室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
·生态景观与遗产保护规划室


  挂靠机构  
·水利史研究会
·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
·水利遗产相关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水利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文物局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
·中国水利学会
首页 >> 精神文明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史与绿洲演变考察指南
发布时间: 2011-11-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所

1.考察日程安排

日期

路线与任务

说明

10月20日

北京-敦煌(飞机)

报到

宿敦煌

10月21日

敦煌

玉门关 雅丹魔鬼城 月牙泉

宿敦煌

10月22日

敦煌-嘉峪关

莫高窟

宿嘉峪关

10月23日

嘉峪关-酒泉

嘉峪关城楼 酒泉基地 胡杨林

宿酒泉

10月24日

酒泉-张掖

祁连山丹霞地貌

宿张掖

10月25日

张掖—武威

民勤石羊河流域绿洲生态治理工程

宿武威

10月26日

武威-古浪

武威文庙 雷台汉墓 白塔寺 古浪马路滩林场

宿古浪马路滩林场

10月27日

古浪-兰州-返回

甘肃博物馆

晚自兰州返回


2.考察队组成

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移动电话

1

曹叔尤

四川大学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2

李艳阳

大庆防洪工程设计院

高级工程师

 

3

李翊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

处长

 

4

田军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秘书长

 

5

王玲珍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秘书长助理

 

6

吴谋松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学生

 

7

谢宝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调研员

 

8

谢永刚

黑龙江大学

教授

 

9

徐光杰

山东省滨州市水科设计研究院

院长

 

10

阎炳玉

山东省滨州市水利公司

总工

 

11

于冰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处长

 

12

曾亚丽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行政

 

13

张廷皓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原院长

 

14

张宇明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中心

副主任编审

 

15

钟品嘉

四川大学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16

周羽

大庆永泰水利资源开发公司

工程师

17

谭徐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所长

 

18

马建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副所长

 

19

刘晓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书记

 

20

邓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21

姜伟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2

李云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硕士生

 

23

刘建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24

王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高工

 

25

王英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高工

 

26

张念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27

朱云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工程师

 


3.甘肃省地图

甘肃省政区.jpg

甘肃省行政图

甘肃省地形.jpg

甘肃省地形图


4.河西走廊概况 4.1河西的自然地理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因其处于黄河以西乌鞘岭西部,又南依南山山系(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傍北山山系(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中间为一条长约1200km,宽约数公里至上百公里,呈ES-WN走向的狭长地带,人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总面积约40万km2,在行政区划上属于甘肃省的张掖、酒泉、武威、敦煌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自汉武帝设置四郡以来,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且在西北亚诸民族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m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河西走廊分成三个内陆盆地,即玉门—安西—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地区属黑河水系;武威—民勤,属石羊河水系。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

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上游分东西两支,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西岔野牛沟。两支汇于黄藏寺后称为甘州河,流程90km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长303k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长185k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尤其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是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长333km,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鬃山;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4.2河西走廊的人文地理

河西走廊自汉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联系着中原与西域各民族,将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同万里之遥的新疆天山南北农、牧业文明连结为一体。穿越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在承载着贩运丝绸、和田玉的同时,塘驿频传,又是昔日中华帝国“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早在周王朝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威胁着中原王朝的安全。西汉初期,鉴于国家久乱新安和国库空虚,对北方的匈奴一直采取忍让、回避的态度。汉武帝登基后决定以武力解决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尤其是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其南北要么是冰峰连嶂的高原,要么是风沙连天的戈壁大漠,以当时的文明所限,河西走廊几乎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惟一的通道,也是通往汉王朝急切盼望了解并与之来往的西方各国的必经之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起用屡建战功的霍去病,再次与匈奴开战,最终获得河西走廊的统治权。从此,汉王朝开始在河西设置郡县;从此,河西走廊作为贯穿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而存在,张骞、玄奘等人由此踏上东西文化交流之路。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是史书中记载的匈奴歌谣。然而匈奴们在失去河西走廊及走廊边的牧场之后,也绝非仅仅留下一首哀歌而已。两千多年来,河西走廊周边的游牧民族也还一直同这条走廊及走廊里的农业文明发生着交融、互动。长城边的古道隘口既有茶马互市,也时而狼烟四起,演绎了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生动的篇章。

4.3 河西走廊的历史沿革

黑河中游的张掖西城驿、民乐东灰山、山丹龙首山、四坝滩等地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4000~5000年以前,河西地区已出现原始农业。从四坝期开始,这里的生产方式逐步由原始农业转向原始畜牧业。月氏、乌孙和匈奴等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都相中了这块理想的牧场,相继迁入。彪悍好斗的性格,扩大领地的欲望,使得这些民族之间冲突不断,战争不已。

秦代,月氏强大起来,赶走乌孙,整个河西地区遂落入月氏的掌控。时匈奴实力比较单薄,夹在强大的月氏和东胡之间,唯恐背腹受敌,遂采取与其中一方结盟的策略。头曼单于最终选择了月氏,并将太子冒顿送到月氏作人质。秦末,冒顿逃回匈奴,并设计杀死其父亲,自立为单于。在冒顿的治理下,匈奴日渐强盛。

汉初,鉴于政权初定和国库空虚,对北方匈奴采取忍让态度。而日渐强盛的匈奴则展开拳脚,东击东胡,西袭月氏。公元前205~202年,一败月氏于河西,月氏西迁;公元前177年,再败月氏于西域,月氏又西迁至准噶尔盆地;公元前174年,三败月氏,月氏再西迁至今伊犁河流域;公元前160年,四败月氏,并最终将其排挤到阿姆河流域。天山南北为匈奴所占,河西地区则分别由匈奴右贤王部下的休屠王和浑邪王管辖。如此,汉王朝的西北边境直接处于匈奴的威胁之下。

匈奴的不断骚扰,成为汉王朝的一块心病,加上随经济的繁荣,汉王朝急需打通经河西、西域通中亚诸国的商路,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一场较量势在必行。起初,汉王朝希望与被匈奴赶走的月氏联合,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因于建元二年(前139)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张骞费了11年的时间找到月氏,不想月氏留恋阿姆河肥沃的土地,无意东归。汉王朝只好独自与匈奴作战。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派大将霍去病先后两次袭击匈奴,使其元气大损。后浑邪王杀休屠王,率其众4万多人降汉。为隔断匈奴与南面羌族的联系,即实现所谓的“断匈奴右臂”策略,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邀请乌孙回河西居住,但乌孙再次拒绝了。此种背景下,汉武帝决定设郡治理。元鼎二年(前115),设酒泉郡。六年(前111),设张掖郡,加上后来设置的敦煌、武威两郡,合称“河西四郡”。自此掀开河西开发的序幕。

永嘉之乱(311年)后,中原地区战火连绵,河西至西域一带相对稳定安宁。此时,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以“凉”为号的政权。“五凉”是指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存在过的五个割据政权,即汉人张氏建立的前凉、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鲜卑秃发氏建立的南凉、汉人李皋建立的西凉和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这是自西汉武帝赶走匈奴以来河西地区第一次脱离中原王朝,时间达140之久。此间,河西地区的经济相对发展,比较繁荣。直至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

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再次进入开发的高潮。隋初,土谷浑和吐蕃南北夹峙,眈眈虎视着丝绸之路中段甘凉大道上的商旅往来,许多贸易团体至此裹足。炀帝即位后,西征土谷浑,开通丝绸之路的念头一直盘旋于心中。大业五年(609),炀帝亲率40万士兵,出长安奔西,在青海大破土谷浑。当年六月,炀帝在燕支山下接见了西域27国的来使,并宣布在青海设立西海、河源两郡,在新疆设立鄯善、且末两郡。炀帝西巡是河西开发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原王朝皇帝惟一一次巡视河西。朝廷的重视刺激了河西商贸经济的发展,河西与中原、西域及河湟地区的交往不断加强。

唐代前期是河西开发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唐朝荡平了盘踞陇右的薛举政权,清除了割据河西的李轨政权。在南有吐蕃朝夕窥求,北有突厥时时觊觎的背景下,唐朝又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甘州(今张掖)部署了重兵。景云元年(710),置河西节度使,镇守凉州(今武威)、甘、肃(今酒泉)、瓜(今安西县)、沙(今敦煌)、伊(今哈密)、西(今吐鲁番地区)七州。甘州成为“河西扼喉之地”。与此同时,唐朝在河西展开大规模的屯田活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资治通鉴》称:唐朝“天下称富者,无如陇右”。

安史之乱后(755),河西、陇右及北庭等地守军前去勤王平叛,河西空虚,吐蕃趁机而入,占领河西。吐蕃统治河西近百年。宣宗元中5年(851),沙洲人张议潮率兵驱走吐蕃。然而,此时的唐朝国力日衰,无暇西顾,河西实际上已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872年,漠北回鹘中的一支在河西地区建立回鹘政权,因其帐牙设于甘州,又称甘州回鹘。此后直至北宋,回鹘控制河西地区达150余年。张氏政权及其后继者曹氏政权只好蹙缩于瓜、沙一隅。

五代宋初,居于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崛起,开始觊觎河西地区。仁宗天圣六年(1028),攻取甘州。四年后,攻占凉州(今武威)。景佑三年(1036),又连克肃(今酒泉)、瓜(今安西)、沙(今敦煌)三州。西夏占有整个河西地区后,以甘州作为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河西作为西夏的后院和粮仓,支持西夏立国几达200年(1028~1226)。无立足之地的回鹘只得南迁至祁连山南麓。

13世纪初,漠北的蒙古族日益强盛,建立了蒙古汗国。1226年,成吉思汗攻取河西地区。蒙古族统治河西地区146年后,被明朝取而代之。清代在河西设置甘州、凉州二府,肃州、安西二直隶州。河西地区再一次回归中原的统治,并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4.4 河西走廊三大水系的变迁 4.4.1黑河及居延海的变迁

黑河是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境内的祁连山中,多年平均出山流量为37.78亿m3。其中,降水占55%,地下水占35%,冰雪融水占10%。黑河出青海后,北流入甘肃省,分东、西两大水系,东支称黑河,为主干流;西支称大北河,入内蒙古后改称额济纳河(又称弱水),最后注入居延海,全长821km,流域面积14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约5万km2(含额济纳平原约3万km2),近60%的区域为基岩山地、戈壁及沙漠覆盖。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平原及下游金塔灌区。

汉代以来,黑河流域就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北的重地,其中游簇拥着张掖、临泽、高台、酒泉、金塔、嘉峪关等绿洲。

居延海,原为黑河(弱水)下游的终闾湖,历史上称居繇、朐衍,又有居延水、居延海之名。黑河又称羌谷水、鲜水、覆表水,副投河、张掖河。汉代时,黑河出山后,经张掖、酒泉二郡,行820多km(以415.8m/里计算,约合汉里2100里)后,入居延海。根据李并成先生的考证,古居延海位于今额济纳旗城东南30~70km范围内古湖盆洼地一带,今日犹存的京斯图海子、额日央川吉音诺尔两个小湖是其残迹。[1]

1982年,朱震达、刘恕等人对居延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调查。结果表明,3000年前,居延泽由东海、西海和北海三部分组成。当时的湖面至少高出现在3m,湖面广阔,浩淼无际,历史上最大水域面积可达800 km2。目前,东、西、北三海被沙丘分而独立,东海已干涸;北海尚有间歇性洪水及地下水供给,在低洼处形成京斯图海子;京斯图海子南部的西海遗迹,除北面局部地区在洪水时尚有间歇性流水注入以形成小湖外,其余皆为盐碱地。可见,历史时期弱水东支注入居延海的水量,由丰沛的长流水逐渐转变为季节性的间歇水,最后干涸,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泊则逐渐变成盐滩。景爱先生根据卫星遥感图像显示的的范围计算得出,古居延泽的面积为726 km2,略小于朱震达先生等所测面积。

根据史书的记载,明代以前,古居延绿洲有着自己的军政建制,直到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冯胜率部攻取河西地区,亦集乃路(今黑城)守将卜颜帖木尔请降。此后该地再未设过军政机构,也未出土过明以后的遗物。这说明明代以后居延一带的古绿洲逐渐废弃沙化。

今天的黑河下游在狼心山以北分成东、西两河,分别注入嘎顺诺尔和索果诺尔。1965年,考古学家陈梦家在今金塔县鼎新镇沿河直到索果诺尔以南约250km的地区,陆续发现了汉代设置的障塞烽燧。由此断定,汉代时,弱水下游分为东、西二支,东支入居延泽,西支入居延泽西北的另一大泽,即嘎顺诺尔和索果诺尔。199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振克、吴瑞今等人通过对索果诺尔湖底的取样研究发现,2600多年来,该湖一直存在着,直到近几十年才彻底干涸。这充分证明了前者陈梦家先生的判断。

近年来,黑河流域的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流域中游地下水补给量出现区域性下降。②流域中游泉水流量逐年衰竭。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游泉水排泄量为22.6亿m3/a,70年代为16.06亿m3/a,90年代末为14.22亿m3/a,水资源重复量减低。③流域下游入境水量急剧减少,甚至断流。额济纳绿洲由5900 km2缩小到3300km2。土地沙漠化和沙生暴危害加剧。

4.4.2石羊河及猪野泽的变迁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整个水系由西营河、东大河、杂木河、西大河、金塔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等多条支流组成,水资源总量为17.24亿m3,约占河西走廊水资源总量的22.5%。汤汤河水孕育了其中游的武威、永昌绿洲和下游的民勤绿洲。

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石羊河地表径流被大量引灌,自然河道多被人工渠道所取代。总体而言,石羊河中上游河道变动不大,河道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下游及其尾闾湖。

石羊河的尾闾湖猪野泽在历史上又称潴野泽、都野泽、休屠泽,近日则有鱼海子、白亭海的称呼。根据顾颉刚先生1959年的考证,古猪野泽位于今民勤县东北长城外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市的范围内。李并成先生通过考证得出,西汉大规模开发河西地区以前,猪野泽的面积约为540km2。由于受西红山、驴尾巴梁等地层的阻隔,猪野泽分为东、西两湖,其中,东湖的面积为415 km2,西湖的面积约为125 km2

两汉大规模开发河西地区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石羊河流域水系的自然平衡状态被打破,古猪野泽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两汉后,中原汉人大量涌入,这些以农耕为本的人将大片绿洲原野辟为耕田。根据王福成等人的考证,西汉末年石羊河流域的耕地约合现在的63.5万亩。[2]为滋养这许多的耕地,须从石羊河中大量引水。久而久之,石羊河入湖水量急剧减少,猪野泽湖区面积日益萎缩。《水经注》中有这样的记载:“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今武威市)南山,北至武威(连城遗址)入海。届此水流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经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东海,通谓之都野矣。”此段论述是《水经》原文,而非郦氏注文,所论当为东汉或三国时的情形。谷水即今石羊河水系,东、西二海即东、西两大湖区。这说明,历史上连成一体的猪野泽至迟在三国时已萎缩并分化为两个互不相属的湖泊:西海和东海。东汉150里约合今65km,武威县向东65km为今梭梭门子一带,根据文中所言,这里当是东海的西缘所在。再据其湖缘高程(约1302m),便可画出当时东海的轮廓,面积约240km2,较自然水系时代减少了44%。梭梭门子以西东海地势较高的一些地方,如大红沙滩、北沙窝道、梧桐井一带可能已经干涸。对照东海的湖面高程可推测,当时西海西部较高的白沙窝一带滩地也可能干涸了。

东汉以后,河西地区先后建立过多个政权,并不时遭受匈奴、羌族的侵扰。形势错综复杂,农牧业经历了多次更替。在以农业为主的时期,石羊河流量较小,尾闾湖面积萎缩;在以牧业为主的时期,石羊河流量较大,尾闾湖面积复又扩展。魏晋北朝时,河西农业衰退,绿洲灌溉用水减少,水流又集中输入下游湖区。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有人见姑臧城(今武威)东西门外的流泉在城北会合后,“其大如河”,自余沟渠奔向尾闾湖,一路无丝毫“燥地”,泽草茂盛。[3]又有人见古臧城北有大桥三梁俱折。[4]城北需建三梁之桥,可见当时这一地区水量之丰沛。

隋唐时期,天下一统。唐代在此设立河西道,但吐谷浑、吐蕃、回纥、突厥等族不时地前来骚扰。在征讨外族入侵的过程中,政府开始在此屯田,而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执掌政权的几十年中,河西地区的屯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这里的生态环境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耕地几乎翻番,灌溉用水随之增长,加之气候趋向干旱,人为破坏植被致使风沙壅塞湖区等,尾闾湖的萎缩较汉代尤甚。唐代东海仍称猪野泽或狄回海,西海称白亭海或休屠泽。屯田高峰之际,下游绿洲常因水源不足而被迫撂荒。如唐代前期(668)石羊河下游绿洲地区设有武威县,但仅仅27年后即被废弃,此后竟不置一县。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石羊河下游水量锐减,,甚至常常断流,能够流入尾闾湖的只有那些当时人们无法控制的洪水、冬春农闲余水和地下径流,猪野泽的萎缩情形当不亚于汉代。

唐安史之乱后直至元代,河西地区先后由吐蕃、西凉六谷族、党项、蒙古等族占领,战乱不已,社会动荡,农业重又走向衰退,石羊河水系的情形大为好转。

明清时期,河西地区再一次掀起大规模开发的高潮,垦田面积较唐代又有增加。虽然这一时期的降水增多,尤其是17~19世纪,但终因灌溉用水过多,致使石羊河水系进一步恶化。众多支流从长流水变成季节性的间歇河,有些分支流还被改造成灌渠,其自然特点基本丧失。同时,东西两海继续萎缩成很多小湖。根据史书的记载,明代,西海又名白亭海、小阔端海子,仍有五涧谷水流入,五涧谷水即今石羊河。清乾隆年间,西海改称“青土湖”,可能是因湖底黑色淤泥层大面积出露而得此名,当时湖中还有大片的屯田和牧场。据乾隆《大清一统志》和齐召南《水道提纲》的记载,当时的东海周长“六十余里”,将这一周长落在地形图上,相当于1295m等高线匡定的范围,可知其面积约140km2,较汉代减少了l00km2

清末,由于耕地撂荒、风沙壅阻河道,决堤之水往往经西河故道流入湖区,曾使青土湖的水量复又增加,最后“竟成巨壑”。然而,自1924年以来青土湖极少接纳石羊河的下泄水量,勉强维持到1953年完全干涸。东海也接近干涸,1984考察时,该湖已进入盐湖晚期。今天的古终闾湖腹地已为新月形沙丘侵入,昔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景象已成追忆。

4.4.3疏勒河的变迁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发源于祁连山最高峰团结峰所在的疏勒南山与陶勒南大纵谷,西北流经昌马盆地出山,分成数支,散流于大坝冲积扇上。疏勒河干流全长670km,其中走廊区长度320 km,南北宽60~20km,年均径流量为16.18亿m3。支流主要有三,自东而西依次是昌马河、榆林河和党河。祁连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占流域水资源的90%左右。属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水系。

疏勒河流经的平原地区包括三个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阿克塞盆地,总面积约2.5万km2。其中,戈壁、沙漠、隆起地块的面积占85%以上,绿洲的面积则不足15%。

古代疏勒河河水丰盈,曾在大坝冲积扇缘洼地内潴为广阔的河道湖泊。汉代称这些河道湖泊为冥泽,唐代称之为大泽。疏勒河由此又名冥水。唐《元和郡县图志》描述道:“冥水,自吐谷浑界流入大泽,东西二百六十里,南北六十里。丰水草,宜畜牧。”

汉唐时期的冥水(籍端水)究竟指哪条河?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其比为今天的疏勒河(其上游名昌马河),也有学者认为冥水(籍端水)并非疏勒河的惟一河道,更非其主流,而是它的一条重要支流。也就是说,汉唐时期的冥水(籍端水)与今天疏勒河的流向差异很大。当时的河水自昌马大坝出山后,分为无数支流,散布于大坝洪积冲积扇上。冥水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西北向流入冥安县、晋昌县一带(今锁阳城及其周围)的绿洲,并使其成为河西地区的主要灌区。主流则与今天疏勒河的流向相同,偏向东北,经过今玉门镇、桥湾一带,折而向西,注入罗布泊。全长约1000km(今日疏勒河西湖乡以西河段已断流,因而仅长580km)。这进而说明,早在汉唐时,今日疏勒河的主流就已存在。

由于气候的变干,中游绿洲灌溉用水的增多,以及库姆塔格流沙对部分河道的壅塞,疏勒河已无法注入罗布泊,其终端湖不断东移。17世纪末,退至东经90°附近的哈拉齐;后又退至汉玉门关以西的盐池湾附近;再退至玉门关以东的波罗湖一带;清代末年退至东经94°以东的哈拉诺尔,近代出版的《申报馆地图》上还清楚地标有该湖的轮廓。

清代一些学者如齐召南、吕调阳、陈沣等认为清代的哈拉池即是冥泽。今人李并成先生反对这种说法,认为哈拉池位于党河与疏勒河汇流处西部洼地中,是疏勒河下游的河道湖,而非终闾湖,面积也不过百余平方公里,还不及《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冥泽面积(约万余平方公里)的百分之一。就哈拉池自身而言,唐代时名兴胡泊,面积已不足50 km2,较原来缩减一半,这是由于疏勒河、党河中游绿洲规模扩大,灌溉用水增多,以致入湖水量大减。清代前期,党河中游出现10个灌溉渠道。至乾隆十年(1745),几乎无水流入哈拉池,致使哈拉池日渐萎缩,并由河道湖演变成终闾湖。今天的哈拉池早已干涸,仅有小片盐沼点缀其间。

另有一些学者如谭其骧、冯绳武等认为清代的青山湖、布鲁湖、花海子诸湖就是古代冥泽的所在。原因在于,这几处湖泊都位于疏勒河洪积冲积扇前缘泉水出露地带,地势低平,泉流萦绕,北山横亘,遂积水成泊。李并成先生则持反对意见。理由是,青山湖、花海子在酒泉郡,布鲁湖则位于敦煌郡,而冥泽的主体部分不应位于冥安县境外。那冥泽究竟在哪里?它东起于今安西县三道沟镇西侧的西湖滩,沿疏勒河洪积冲积扇北缘泉水出露处向西延伸,止于乱石子山(截山子西段南麓的一处支脉)东坡,东西斜长130km,南北宽4~30km。

青山湖、布鲁河和花海子诸湖在古代相互连通,宽阔广袤。青山湖和布鲁湖之名首见于乾隆二年(1737)所修的《重修肃州新志》。早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靖逆(今玉门镇)民众在昌马河口修建大坝,逼使河水东北流,汇聚于扇面东部的沟道中,扇缘东北部溢出的水量随之增加,便在这一带形成了长约100km,宽10~30km的泉沼,这就是布鲁湖和青山湖。其中,青山湖居东,布鲁湖在西。二湖虽冠以“湖”名,却并非真正的湖泊,实为积水沼泽草甸。根据《乾隆重修肃州新志》的描述,此时的布鲁湖堪称河西一景:“澄波千顷,葭苇弥望,春水方生,浴凫飞鹭,宛有水乡风景,令人身居塞外,如见江南。”至雍正五年,疏勒河中游绿洲的东部设置了一厅三卫,修灌渠10余条,计长150km,开垦耕地10余万亩,人口增至万人。在此背景下,布鲁湖水渐减,部分地区被辟为农田。至光绪元年(1875)绘制《大清会典图》时,布鲁湖已图上无名。今日的青山湖则成为青山农场。花海子位于今玉门市青山农场以东、华海乡北部。根据王乃昂先生的研究,早在4000多年前,花海湖就已存在,湖泊面积为405 km2。清代末年,花海湖一带渐被开垦,湖面日益萎缩。20世纪70年代,花海乡农业人口达11,000人,耕地近4万亩,花海湖的残留部分干海子,湖面尚有300 km2,共有26种数以万计的候鸟和留鸟栖息在这里。1982年,设为鸟类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大量移民迁至干海子西部的三墩滩、比家滩一带垦荒,干海子上游水源被截,至1999年6月,湖水完全干涸,干海子成了名符其实的“干海子”。

5.考察地点简介[5] 5.1鸣沙山月牙泉

考察时间约2小时。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鸣沙山距城南五km,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东西绵亘40余km,南北宽约20余km,主峰海拔1715m,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正名月牙泉。南北长近100m,东西宽约25m,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m,平均水深4.2m。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形成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泉水碧绿,镶嵌在黄色沙丘上。水映沙山,蔚为奇观。

目前,学术界关于月牙泉起源的解释有四种:

一是古河道残留湖说。该说认为月牙泉是附近党河的一段古河道,很久以前,党河改道,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没,仅月牙泉一段地势较低,由于地下潜流出露,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不会枯竭。

二是断层渗泉说。该说法认为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上盘抬高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附近潜水面时,潜流通出成泉。

三是风蚀湖说。该说认为原始风蚀洼地随风蚀作用的加剧,当达到潜水面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内湾形成泉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吹进环山洼地风会向上方走,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沙山也总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状,因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四是人工挖掘说。认为月牙泉形状与半轮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饰的结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记载,既然称井必须是人力劳作的结果。

1970年代中期,由于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水位随之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1985年,平均水深仅为0.7-0.8m。为此,敦煌市推行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政策,实施关闭机井、压减耕地的“关井压田”和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有计划地为月牙泉“输液”,初步控制了月牙泉水位下降趋势。至2010年10月,月牙泉水位稳定,平均水深维持在1.7米左右。

5.2玉门关

玉门关故址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小方盘城。汉武帝设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所谓的“丝绸之路”是指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这条大道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同时设立玉门关和阳关,这两关是当时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历来看法不尽一致。一说在唐寿昌县(今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西北118里,一说在唐寿昌县北160里。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许多学者认为玉门关应位于临要燧东侧,玉门候官燧(马圈湾)西侧,似在小方盘城西11km的马圈湾遗址西南O.6km处。但关城遗址尚未找到。以上看法虽不一,但均认为汉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终汉之世没有改变。

隋唐时,玉门关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即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西距汉玉门关约240km。它的开通使瓜州与伊州直接连通起来,无须再绕道敦煌,缩短了驿程。关址于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时被淹,每年冬季枯水时可露出水面。

五代宋初,玉门关东移至肃州城西70-100里处的石关峡,西距唐玉门关之东200km许。玉门关东移石关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当时河西走廊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看,石关峡正当东面甘州回鹘与西面瓜沙归义军政权的分界处,自然成为东西交通的要口;二是与隋唐第五道的废奔,以及沙州社会长期稳定,沙州及其以西道路的畅通密切相关。第五道虽由瓜州可直达伊州,驿程较短,但要穿越八百里的莫贺延碛,水草匮乏,路况险恶。如由瓜州绕经沙州再至伊州,虽路程远了近百里,但沿途戈壁沙漠规模较小,水草条件稍好,行走较易。关城遗址已毁坏殆尽,仅存一些残迹。

自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玉门关自西汉元鼎或元封中设置以来,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历时1140余年,关址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在东西交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 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5.3 雅丹魔鬼城

雅丹魔鬼城位于玉门关西75km处。“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雅丹魔鬼城东西长约25km,南北宽约4-5km,它的形成经历了大约70万年到30万年的岁月。当大风刮过时,会发出各种怪叫声,敦煌人俗称魔鬼城,因此暂且将其定名为“玉门关雅丹魔鬼城”。这里看不见一草一木,到处是黑色的砺石沙海,黄色的黏土雕像,在蔚蓝的天空下各种造型惟妙惟肖。由于缺少植被的保护,大漠狂风像锋利的刻刀,在这里雕成错落有致的岩沙奇异形体。管理处只有五六个人长年守在这里,所有的给养都从敦煌市运来,水在这里极为珍贵,一吨水的价格是100元。

这片雅丹地貌群落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罕见。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整体则象一座中世纪古城,有城墙、街道、大楼、广场、教堂、雕塑。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且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展现的是不同的姿容。过去,由于戈壁浩渺,道路艰险,很少有人涉足此地。随着玉门关及雅丹魔鬼城公路的修通,为这一地理奇观面世创造了条件。

5.4 莫高窟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m2、泥质彩塑2415尊。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 ,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

5.5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城楼位于嘉峪关市区西南6km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km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

嘉峪关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共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5.6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张掖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形态丰富、色彩班斓,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5.7酒泉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始建于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肃省酒泉市,因而为名。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几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号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神舟五号飞船”,“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七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5.8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踞仅已900多年。其名称几度更改,曾称“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又称“卧佛寺”、或“大佛寺”。

张掖古称“甘州”,自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以今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甘州。八年后,全面占领河西走廊。为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等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大佛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之庞大。

5.9武威文庙

武威市文庙也叫圣庙、孔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较为完好。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明清之际被誊为“陇右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圣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其中汉简、木雕、木乃伊、铜奔马、鸠杖、凉造新泉、西夏牌、西夏铜火炮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同时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所列历史文物、文字说明和图片,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武威历史。

其中,西夏牌碑额呈半圆形状,题名上面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纹,左右两侧各刻有一位体态窈窕、翩翩欲飞的伎乐菩萨。正面碑意为“敕感应塔之碑文”,背面碑额刻汉字小篆,意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碑文内容是:称颂先祖的功德;护国寺富丽堂皇的景象。

5.10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5.11甘肃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


[1] 李并成. 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01

[2] 王福成,王震亚.甘肃抗旱治沙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81

[3] (北齐)魏收.魏书(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北齐)魏收.魏书(张玄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本部分内容主要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