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组织机构  
·水文化与水利史研究室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
·生态景观与遗产保护规划室


  挂靠机构  
·水利史研究会
·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
·水利遗产相关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水利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文物局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
·中国水利学会
首页 >> 精神文明
江西考察指南
发布时间: 2011-11-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

 

1.考察日程安排

日期

行程安排

住宿

星期三

9.28

北京首都机场,赴景德镇机场,航班:CA1887  16:25—18:25,赴婺源(车程约1.5小时)

婺源

星期四

9.29

全天:婺源乡村及古代水利工程考察

三清山下

或玉山

星期五

9.30

三清山考察

乐平市

星期六

10.1

上午前往乐平,历居山体验

下午前往景德镇

晚上返京,航班:CA1888 19:15—21:20

2.考察队组成

队长:刘建刚

队员:谭徐明、马建明、王英华、万金红、张念强

姜伟伟、邓  俊、李云鹏、刘昌东

后勤保障:杨建超


3.江西水利工程位置图


4.区域概况 4.1 自然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3°35′至118°29′,北纬24°29′至30°05′之间。春秋时为吴、楚、越三国地,战国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属九江郡,汉属扬州,唐设江南西道,宋设江南东西路,元设江西行中书省,明置江西市政使司,清为江西省,民国全省设九个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是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红色割据根据地之一。自鸦片战争以来,战乱频繁,内战及抗日战争使江西人口由1918年2756万锐减至1949年1314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内行政区划多次调整变动,1990年共设6个省辖市、5个地区、74个县、10个县级市、15个市辖区、1626个乡,193个镇。全省有3810.64万人,3524.34万亩耕地。

江西是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貌以山丘为主,全省总面积166947平方公里,山地占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域占22%。大致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整个地形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由周边向中心缓慢倾斜,形成以鄱阳湖区平原为底部向北开口的盆地。东北有怀玉山脉,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玉京峰高1816米。东南部沿闽赣边境伸展的武夷山,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省境第一高山。西部耸峙于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个别山峰达2100米,驰名中外的井冈山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斜迤赣西北的幕阜山和九岭山,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其东延余脉庐山,襟江带湖,平地拔起,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是著名风景旅游和避暑胜地。省境内中南部丘陵,地形比较复杂,低山、丘陵、岗阜与盆地交错分布,山丘海拔一般在200~600米之间。赣中赣南丘陵中比较著名盆地有吉泰盆地、赣州盆地、信丰盆地、兴国盆地、瑞金盆地、南丰盆地和赣东弋阳盆地等,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省境北部属鄱阳湖平原,是长江和省境五大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海拔在504100米之间。滨湖圩区海拔在20米以下,地势低平,港汊纵横,池沼稻田相间,区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全省商品粮、棉生产的基地。其中赣抚平原是江西最大的平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省会南昌市的所在地。

    省境山多河多,水系发育。长江沿省境北部而过,西自瑞昌县入境,东至彭泽县出境,境内长151.9公里,江心为赣、鄂、皖三省交界。省内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以及2400多条中小河流,总长度为18400公里。除少数河流集水流入邻省或直接汇入长江外,五大河和绝大部分中小河流均直接汇入翻阳湖而后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含外省小部分来水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为长江流域面积的9%。建国前,鄱阳湖周围有赤湖、赛湖、八里湖、太泊湖、青岚湖、珠湖、军山湖等卫星湖,能调蓄大量洪水。1954年都阳湖湖水位21米时,面积5040平方公里,能储纳五河来水317亿立方米。多年来由于围垦,1976年鄱阳湖面积为2841平方公里,缩小四分之一,容积260亿立方米,减少六分之一,卫星湖多数也已逐渐减缩。湖泊围垦扩大200多万亩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为消灭血吸虫病创造有利条件,但缩小了调蓄能力,给防汛排涝带来不利影响。

江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无霜期长,适宜水稻作物生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80亿立方米.水资源比较丰富,这是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但降水在年际、季节、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1954年年降水最多达2200~2400毫米,湖口出江水量2627亿立方米,1963年年降水仅900~1100毫米,出江水量566亿立方米。在季节上降雨多集中在4至6月,占全年总水量的45~50%,而7至9月降水量只占全年总水量的20%左右。在地区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春夏之交,南北冷暖气流常在江南交绥,阴雨连绵,强大连续性暴雨多出现在5至6月,内河4月入汛,易发生洪涝灾害。7至9月,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又常发生伏秋干旱,夏洪秋旱是江西的一般自然规律。有时雨季延长,内河汛期推迟,长江汛期提前,江河洪水遭遇,长江洪水顶托倒灌,形成都阳湖区严重洪涝灾害。据历史资料不完全统计:自公元381至1990年,江西共发生全省性水灾130次,平均12.4年1次;全省性旱灾109次,平均14.8年1次。局部性的水旱灾害几乎每年都有。

4.2 水利简史

江西水利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在商代已有水稻生产与水利活动,战国时期已有储存稻谷的大型粮仓。晋代(281~420)京城以外的粮仓,有三分之二在江西,这说明江西的农田水利早已有所兴建。但见于史志文献记载最早的是西汉名将颖阴侯灌婴领兵驻九江时凿井供水,人称灌婴井,后堙塞。东汉建安年间(196~219),孙权派人挖井,正好挖在原处,见井壁上刻有“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颖阴侯开此井”,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命名瑞井,又名浪井,这是长江流域最早见于记载的城镇凿井供水记述。唐李白在《下浔阳泛彭蠡寄黄判官》诗中有“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之句。

汉代江西不仅较普遍地有塘坝灌溉工程,而且开始了筑堤建闸的防洪排涝设施。东汉永元年间(89~104年)豫章郡太守张躬在南昌东大湖筑堤,以障赣水。宋景平元年(423),太守蔡廓又筑堤建闸,外水盛则闭之,内水多则泄之,从此居民少水患。晋永嘉四年(310),罗子鲁在分宜县西昌山峡断山堰为陂,灌田400余顷,号罗村陂。这是江西最早的较大引水灌溉工程。

唐代江西人口从31.9万发展到163.6万,耕地不断扩大,水利建设有较大的发展,韦丹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大兴水利,修陂塘598所,灌田1.2万顷,并筑南昌堤闸防御洪涝。古代江西有名的万亩以上灌溉工程,如抚州的述陂、博陂、千金陂,袁州的李渠,泰和的槎滩陂等都建于唐代。水利建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唐代每年江西漕(米)运渭桥仓者126万石,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两宋时期,江西水利又有较大的发展。北宋王安石变法,务修水土之利。熙宁二年(1069)颁布农田水利法,使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修复。特别是南宋时期,人口经济南移,江西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有力地推动水利建设,“兴修陂塘无虑数万有奇”。仅江州曾修陂塘数千所。山区筒车、水车普遍推广。太平兴国年间(976~983)丰城县在槎水筑堰30多处。泰和梅陂,安福寅陂、遂川大丰陂等灌田万亩以上的陂堰都建于宋代,赣江东岸圩堤和石埽多建于这个时期,沿江滨湖地区也开始围垦。宋朝大兴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南宋偏安百多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据《宋史》载:“本朝东南漕米六百万石,江西居三分之一”。

元代初江西人口达955.8万,约占全国人口六分之一,水利与农业仍有所发展。元末陈友谅与朱元璋在江西境内反复交战,水利失修,经济破产,人口下降。到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江西人口由898.3万减至万历六年(1578)585.9万,而赋税粮却由260余万石增加到298万余石。明代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大量开垦荒地湖滩,实行军事屯田。洪武、永乐年间朝廷多次下令兴修水利。万历三年(1575),九江长江北岸筑堤堵小池口,改变了几千年来江流九派的历史,导致长江和鄱阳湖的洪水位提高,迫使沿江滨湖不围而垦的湖滩洲地必须筑堤。万历四年(1576)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人物潘季驯巡抚江西,调动大量军工民工修筑九江桑落洲堤。瑞昌长江南岸梁公堤也建于万历五年。沿江滨湖南昌、新建两县明弘治十二年(1499)有圩堤105处,万历十四年(1586)增加到312处,万历三十六年又增加到345处。由于大量围垦江湖洲滩,促进了农业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与水争地,使水灾加剧。从明代起,江西水利重点转移到沿扛滨湖修堤防洪。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江西人口发展到1763万,至咸丰元年(1851)增加到2387万。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扩大耕地,发展水利。雍正元年(1723)、乾隆三十年(1755)清政府多次发帑兴修圩堤。新干的石口至新市堤,清江的白公堤,丰城的小港口闸和堤,南昌的集义圩,新建的新增圩等均建于清代。赣江东岸到清代前期已筑有小堤160多条,清代中期基本连成一体。乾隆二十三年(1758),江西各分巡道及各府州同知、通判,普加水利衔,主管水利。咸丰元年全省农田灌溉面积曾达2300万亩,有圩堤3000多公里,保护面积400多万亩。

清代,由于人口猛增,盲目围垦的情况有增无已.水灾比前期更为严重。清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围垦,但多数圩田为官绅豪权所占,禁而不止。鸦片战争以来,江西社会经济衰退。特别是19世纪50年代,清军与太平军在江西反复交战10余年,使江西全省人口减少上千万,水利严重损坏,全省灌溉面积荒废约千余万亩。   

民国15年始设江西水利局,开始河道测量,创办水利教育,用现代科学方法治水。主要是巩固堤防,修复原有农田水利。从1926年到1939年江西堤防有两次大修,一次是1931年大水后,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拨给江西工赈麦1.5万吨,并成立第四区工赈管理局,采取以工代赈办法,组织灾民,开展大规模复堤堵口,修复堤线长634公里,完成土石方530万立方米。一次是1935年大水后,全国经济委员会拨给江西水灾公债款52.4万元(法币),仍采取以工代赈办法,组织群众复堤堵口,完成土石方439.55万立方米,修复涵闸26座。1939年日本侵略军入侵赣北,江西省政府和省水利局南迁泰和,为增加后方农业生产,支持长期抗战,省政府依照行政院颁布的《征工服役办法》和以贷款补助方式,在赣中赣南等地,强制群众开展“挖塘”运动,修复与新建一些塘堰灌溉工程。泰和的槎滩陂、梅陂及遂川的南澳陂都是这个时期修复和扩建的。民国33年,江西省政府计划兴建5万座示范水库,实际共建成水库821座,受益农田34.39万亩。这些水库当时坝高约3米,大部分库容不到10万立方米,属山塘标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4年至民国38年,利用善后救济总署和中国农业银行拨给江西的救济款物和贷款,修复兴建沿江滨湖圩堤涵闸和兴建安福渠等农田水利工程;创办水利专业学校;恢复与建立水位站;补测赣江河道;仿效美国田纳西河多元联合发展计划,制订赣江流域水利开发计划和南州水利工程计划。总的来说,民国期间,虽然由于战乱影响,江西水利仍有恢复与发展。至1949年全省沿江滨湖地区有圩堤531座,堤线总长3130公里,保护农田440万亩,赣抚大堤和滨湖主要圩堤抗洪标准不到5年一遇。全省有各类灌溉工程27万多座,农田灌溉面积1170万亩,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8%,抗旱能力一般只有二三十天。

1949年以后,始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把水利视为农业的命脉,坚持不懈地大兴水利。水利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保证工农业持续增长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也曾出现过某些失误和挫折。

1949年江西大水,沿江滨湖22县受灾。1954年长江、鄱阳湖特大洪水。1955年信、饶、修河大水,沿江滨湖圩堤连年漫决,数百万人民连续几年遭受严重水灾。堵口复堤,生产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坚持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防旱的治水方针,采取以工代赈办法,组织灾区和非灾区50多万干部和群众,连续几年进行大规模的堵口复堤和联圩工程,共完成培修圩堤土方1亿多立方米,3000多公里圩堤普遍加高2米左右,整修与新建龙溪闸、小港口新老闸等涵闸和饶河、信江联圩并垸工程,明显地提高了抗洪排涝能力。通过对原有塘坝小型工程的修复和新建扩建,并发展2.1万匹马力抽水机,不仅改善提高原有灌区的抗旱能力,而且新增灌溉面积340多万亩,平均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2.5万亩。到1957年江西的水利状况已恢复或超过此前的最好水平。

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影响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江西省委先后发出大办水利的指示,确定“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以小型工程为基础,适当兴建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冶水方针,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各行各业支援,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掀起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群众运动。三年“大跃进”,全省每年都有二三百万劳力上阵。全省先后兴建万安、柘林、樟树坑、罗边村、江口、洪门6座大型水利枢纽及玉山七一、乐平共产主义、波阳滨田、丰城紫云山、潘桥、宜春飞剑潭、高安上游、宜丰北门等8座大型水库,130多座中型水库和数干座小型水库,灌田120万亩的赣抚平原综合开发工程,也在1958年开工。当时技术力量不足,物资器材缺乏,施工设备落后,主要靠人力施工,就地取材,修建的水库都是土坝挡水。大部分水库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拦洪蓄水,部分受益。赣抚平原工程提前完工受益。

三年中,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为江西水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对水利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估计不足,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出“苦战二三年,消灭普通水旱灾害”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其结果铺开的工程过多,战线拉得太长,力量分散,超越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能力,违背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使一些大中型工程不得不中途停建,造成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不少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遗留很大的尾工和隐患。宜丰北门水库耗费400万元投资和数百万工,终成无效工程。

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除继续进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和配套挖潜,续建万安水库电站等工程外,新建工程很少。水利建设实行投资包干,招标投标,把建设资金同工程数量、质量、效益挂钩,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小水电建设资金由过去无偿投资改为贷款,并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层次、多渠道集资治水办电的政策。1988年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工作开始走向依法治水、管水的新阶段。

1980年代水利投资有所减少,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数量总体减少,而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或人为破坏,灌溉效益下降。1980年水利基建投资为4512万元, 1982年减少到2534万元,1983年2788万元,1988年恢复到6173万元。全省有效灌溉面积1983年减至2708万亩,三年减少147万亩,1984年和1985年两年新增灌溉面积24.8万亩,减少24万多亩.增减相抵持平。

1989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1990年又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水利建设出现了持续向好的形势。42年来,江西省的水利建设获得巨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概括起来,一是水利建设首先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二是要牢固树立水利是农业命脉、是基础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三是水利建设是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也是国家建设和群众的事业,受到客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必须依靠群众,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力而行,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资料来源:《江西省水利志》,本文有删减)


5.考察地简介 5.1 赣江与赣州市

赣江古称豫章水,南昌古称豫章城是因水而得名。赣水东源贡水为赣江正源,出武夷山赣源岽,由绵水和湘水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出大庾岭。章、贡两水在赣州市汇合后曲折北流,经吉安市、樟树市、丰城市到南昌市,分四条支流注入鄱阳湖。全长991千米,其中干流长751千米,流域面积8.35万平方千米。水能蕴藏量360万千瓦。干流上可常年通行1000~3000吨的轮驳船队和客船。江上建有江西省最大的水电站——万安水电站。

  赣州以上为上游,山地纵横,支流众多,主要有湘水、濂江、梅江、平江、桃江、上犹江等,均发源于武夷山,分别汇入章水和贡水。赣州至新干为中游,由于河流切割遂犹山地,多峡谷和险滩急流;万安以下,河流进入吉泰盆地,河面渐宽,水势和缓,东西两岸有孤江、遂川江、蜀水、禾水、泷水等较大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吉水到新干段,切穿武功山余脉,形成一较长的峡谷带。新干以下为下游,山势渐退,江面逐渐开阔,水流平缓。有袁水和绵河汇入。

  赣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1400~1800毫米。百分之六十以上为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除松、杉等主要树种外,有棱木、银杏等珍贵树种。流域内耕地近118.5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有甘蔗、烟叶、茶叶、油茶、油菜、柑橘等,其中尤以三湖红橘驰名中外,遂川的狗牯脑茶及泰和的武山鸡均为名贵特产。赣江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汊港密布,为江西主要水产基地之一,鱼类多达60余种,以鲥鱼最为名贵。矿藏资源主要有钨、锡、铜、铅、锌、钴、煤、铀及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等。

  

5. 2赣州城市防洪工程

赣州市是江西南部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在历史上饱受洪水灌城之灾,也建立了一套城市防洪排涝系统,采取了有效的各种防洪减灾措施,保证了城市的不断发展。

5.2.1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上有章、贡两水汇合处。赣州四面环山,西北,东南高而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中为凹陷盆地,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市区外围多是200~300m的低山丘陵。全市水系呈辐射状从东、南、西三面向盆地汇聚入章、贡二水,二水至市境中部,市区北部汇合为赣江北流。赣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降水1430mm。

图1  赣州城历史发展示意图

西周以前赣州属扬州,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灌婴定江南,置赣县,故城在今赣州市西南,设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太守高琰在章、贡二水间筑城,成为南康郡治,即今城所在;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仍治今城,“虔”为“虎”字头,故别称为虎头州、虎头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赣州路治;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驻行枢密院事,曾称赣州行省,管辖福建、广东、江西广大地区。明清为赣州府治,并依次为岭北道、赣南道、吉南赣道、吉南赣宁道治所。1914年为赣南道治,1933年为赣南专区专员公署驻地。1949年8月设赣州市,1954年升为省辖市。

5.2.3城市防洪工程:城墙与福寿沟

(1) 城墙

赣州城三面环水,始建于五代,“其南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其城防系统形成于北宋。由于三面阻水的有利形势和历代对城池的建设,赣州城固若金汤,有“铁赣”之称。咸丰五年(1855年)响应太平军石达开部的当地农民起义军三次攻城,因地势险要和城墙坚固而未能攻克。

由于赣州城屡受洪水威胁,城墙防洪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城墙特点有二:城墙整体形态如龟,可以减小洪水对城墙的冲击力;砖石结构,具有较好的地基和抗冲刷墙体。宋以前的城墙都是土筑,宋熙宁间太守孔宗翰“始甃石得不圮”。现赣州城已发现“熙宁二年”的铭文砖,说明为了防洪抗冲,当时已改土城为砖石城。孔宗翰因“城滨章、贡两江,岁为水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之,由是屹然”。道光府志则云:“州守孔宗翰因贡水直趋东北隅,城屡冲决,甃石当其啮,冶铁锢基,上峙八境台。”可知其法为:用石甓砌基址,再用熔化的铁水浇在石缝间,使之凝固后,成为坚固的整体。这在古城防洪史上是个创举。城墙高厚,经过不断加高加固城墙,至明初城墙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二尺。正德六年,墙高增至三丈。

   1958年前,赣州古城城墙7300多米,1958年拆去南门至东门和西门段的城墙3650m,沿江城墙因防洪所需未被拆除,由八境台至西津、朝天、建春、涌金四门,除北门(朝天门)保留原貌外,其余三门经过改建。但是,赣州古城墙仍是国内现存古城中的佼佼者。

(2)福寿沟

福寿沟是赣州城内排水排洪沟渠系统。熙宁年间(1068~1077年),水利专家刘彝知赣州,“作水窗事十二间,视水消长而启闭之,水患顿息。”水窗即宋《营造法式》之“券輂水窗”,即古城墙下之排水口。古城内完善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始创年代不详。其中寿沟早于福沟,是否是晋,唐城的排水干道,有待研究和考证。福沟是否创自刘彝,亦待考。但北宋熙宁间已存在则是无疑的,迄今已有千多年历史。

福寿沟的历史逾千年,至今仍为旧城区排水干道。福寿沟长767.6m,砖拱结构,宽1m,深1.5~1.6m。旧城区现有9个排水口,其中福寿沟水窗6个仍在使用。至今福寿沟仍是旧城区的主要排水干道。这在全国众多的古城中是罕见的。

福寿沟的水窗设闸门,借水力自动启闭。原为木闸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当江水低于下水道水位时,借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江水高于下水道水位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因木门易坏,近年已全部换成铁门。沟与城内池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

赣州市内原有众多的水塘。福寿沟把这些水塘串联起来,形成城内的活的水系,在雨季有调蓄城内径流的作用,可以在章、贡两江洪水临城,城内雨洪无法外排时避免涝灾,并有养鱼、种菜、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

图2赣州福寿沟(引自(同治)《赣县志》)

3 其他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八镜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俗称田螺岭)上。它始建于唐广德至大历年间(763-779年),共三层,台高17米,面积300平方米。“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雕梁画栋,甚为壮观,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武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岭南的惠州,途经赣州,登临郁孤台,诗兴大发,写下了《过虔州登郁孤台》。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任职期间,文天祥登上郁孤台,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遂吟成《郁孤台》一诗:“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在题咏郁孤台的众多诗词中,尤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楼以诗显,诗以楼传。游览郁孤台并留有诗作的,还有宋代“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江湖诗派的刘克庄、戴复古,宫廷诗人康与之,明代诗人刘崧、谢榛、哲学家王阳明、戏剧大师汤显祖,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等人。八百多年来,对辛弃疾的这首“横绝六台,扫空万古”的词,人们唱和不绝。

蒋经国旧居: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河畔古城墙旁的赣州市花园塘1号,“广福禅林”寺院西边,僧房的后面,共三间,依岩洞而建,紧挨古城墙。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鱼鳞板墙,板瓦屋面,1939年6月至1945年2月蒋经国先生在赣州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期间,与夫人蒋方良及儿子蒋孝文、女儿蒋孝章居住于此。蒋经国曾在这里接待过张治中、白崇禧、雷洁琼、美国代表、苏联顾问等各方人士。该建筑保存完好,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居内有蒋经国在赣南主要事迹陈列,蒋氏夫妇卧室,三个保姆及孩子的寝室,蒋经国当年用过的办公桌就陈列于其办公室,庭院内有一株蒋经国于1941年亲手种植的白玉兰树保存至今。

  

5.3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东临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2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约为1308平方公里。它是革命的根据地。

5.3.1地形地貌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 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21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4%。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

井冈山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10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

5.3.2人文景观

井冈山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

1.茨坪—毛委员旧居

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李利昌便腾出此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 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也设在房屋的中厅。毛泽东同志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党、政、军会议,研究部署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敌军一度占领了井冈山,茨坪大部分房屋被敌烧毁。此屋也被烧毁。1961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恢复遗址,供人们参观。同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井冈山五指峰

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

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是短尾猴、木鹿、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石鸡、石鱼,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绢半空悬挂,在几公里以外就可眺见,并有流动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犹如一轮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为主峰景区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和风景如画的高山流水,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大然场所。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5.4饶河及婺源

     饶河由乐安河与昌江构成,两河在波阳县境姚公渡会合始为饶河。饶河流域面积15428千方公里,占鄱阳湖区总集水面积9.5%。在江西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3247平方公里.位于省境东北部,流域内河长30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有28条,见表1-4。浇河干支流流经景德镇市、婺源、德兴、乐平、浮梁、弋阳、万年、余干、波阳以及安徽省祁门县和浙江省开化等11县(市)。流域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区多分布在东北边界占10%,丘陵分布在中下游占63%,平原多在下游及河谷两侧,占27%。流域内有石灰岩岩溶区分布在乐安河建节水曹溪附近,和赋春、槎溪的涌山桥等地,共约160平方公里。

5.4.1乐安河

    乐安河姚公渡以上集水面积8773平方公里,其中287平方公里分属安徽省与浙江省,江西境内面积为8486平方公里。乐安河发源于皖赣边界五龙山西侧婺源县境半岭村,流经婺源、德兴、乐平、万年等县,在波阳县的姚公渡与昌江会合,主河长279公里。自河源南下经段莘至港口,与源出五龙山南侧的朝阳台来水相会,下至汪口,汪口以上称段莘水。在汪口有来自天目山北麓安徽省休宁县境的溪西河,过溪西进入江西境内汇入干流,河长38公里。自汪口西流过秋口至武口会清华水,清华水发源于皖赣边界六股尖、郸公山诸山岭间,于清华街纳入源出皖赣边界双坦尖燕山水,河长33公里。过清华南下过思口至武口注入干流,主河长60公里。

    干流过婺源县城至小港,左岸纳入来自浙耪边界石耳山西侧西坑水,河长58公里,至宋村右岸纳入高砂水,河长30公里。过玉坦至坑口,其间左岸接纳体泉水、李宅河,右岸接纳中云水、赋春水。

    体泉水又名银港水或九都水,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石耳山东侧,至占才入江西省境,西南流至银城畈,会来自怀玉山下的银岭畈水,河长31公里。合流后水向西北流,于银港口注入乐安河,主流全长60公里。

    李宅河源出怀玉山北侧德兴县土地坑,西北流过李宅于海口汇入乐安河,河长35公里。

    乐安河干流至太白镇,于右岸接纳中云水,源出婺源县金牛尖,经甲路南流,河长62公里。

    太白以下至小港,于右岸纳入赋春水,发源于婺源县北面角子尖,经岩前、赋春南流,河长63公里。以下干流水量渐丰,两岸多丘陵河谷,干流至乐平、德兴两县边界于左岸纳入洎水。

    洎水源出怀玉山德兴县坪林尖北麓。经花桥于乐平县戴村入乐安河,河长74公里。

    洎水口以下至乐干县境洺口左岸长乐水、右岸官庄水,分别自南北岸汇入。长乐水源出上饶县界环玉山四角坪,自东向西至傅家墩受绕二水过南港至洺口,主河长72公里。官庄水源出山历  崌山西南麓乐平县大坑村,经大坑村、小坑村至陷口入乐安河,河长30公里。

  干流过鹭鸶埠至桐山港,左岸有建节水汇入,集水面积1017平方公里。众埠街以上有东西二支,均来自弋阳县境北部漆工镇武石坞山岭间,由南向北流,于新屋里会合后,过众埠街于虎山流入乐安河。主支河长62公里,西支名曹溪水,河长35公里。

    干流折向西北至桃园渡,于北岸浯口街纳入车溪水,又名吴溪水,发源于婺源县西北鸡山岭冷水亭,河长55公里。上游官口村以上1958年兴建大型共产主义水库。

    干流过接竹渡至翥山于南岸纳珠山河,又名安殷河,源出弋阳、贵溪、万年三县之交三县岭北坡,过珠山桥至洄田渡于右岸纳贯源水,续向北流,过绩湖入乐安河,主河长57公里。安殷河口下5公里到乐平县城。

乐平县城以下进入平原圩区,河宽增至200米左右。石镇街以下河宽增至500米左右,地势低洼,两岸筑有圩堤,保护农田。

乐平县城至石镇街间,北岸纳入菱田水,源出乐干县北景德镇市边界科山,南下过菱田、高桥、至鸣山入乐安河,自科山至鸣山全长47公里。乐平县城以下,河道弯曲盘旋多汊道,有数处形成河套。石梓埠原有水道通万年河,水流顺逆不定,现已堵塞。石梓埠以下无大支流,至蔡家湾于左岸乐安村有信江东大河注入。过乐安村,水向西北流,至白溪口与湖汊白溪相通。又北去至角山分为二支:一支西去转北至清洲湾,折西南出表恩入鄱阳湖;一支北流至姚公渡与昌江会合。

乐安河、昌江会合后称为饶河。绕波阳县城至尧山分二支:一支北流分别出太子湖、乐亭村入鄱阳湖;另一支西去于龙口入湖,为昌江、乐安河、万年河、东大河四河的枯水期出口水道,亦是波阳县通外界的主要航道。但洪水时因水道迂回,泄流能力不足,大部洪水经角山、黄沙港水道出表恩人湖。饶河下游尾间水道,湖塘沟洫相通形成水网区,水流纷乱。姚公渡至龙口段河长34公里,饶河全长313公里。

5.4.2昌江

昌江姚公渡以上集水面积6220平方公里,其中有1894平方公里属安徽省,江西省境内集水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主流全长253公里。自边境倒湖以下至波阳县姚公渡河长168公里,倒湖以上祁门县境河长85公里。昌江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境大山间。祁门县城以上有二源,一支来自祁门县、黟县边界大洪岭,经老岭脚下许家坦、四洲湾至祁门县城与另一支来自祁门县东界西坑,经横路头西流过金字牌洪村至祁门县城相会。两支水源在祁门县城以上的主河河长均为27公里。过祁门县城西南行,到皖赣边界倒湖右岸纳入大北水。大北水为昌江上游一大支流,全部在安徽省境内,源出祁门、石台两县边界的古牛降南侧山岭间。干流自东北向西南流至东山,纳来自大历山南下溪水到历口,又纳来自莲花尖北来溪水,至五一桥与来自北面边界望江尖、黄梅尖的陈田水会合,然后南下倒湖汇入干流,主河长71.4公里,过倒湖始进入江西省境内,河名昌江,又称鄱江。昌江经付芳里至杨村于右岸接纳小北港河。

小北港河也称北河,在沽潭以上有东西二支。主河西支源出祁门、东至、景德镇市三县市之交鸡冠石南侧江家坞。自北而南与数支小溪流会于太湖,南流至港口与西来桃墅店水会合至坑口,又与西来经公桥水相会。东流过勒功街到沧溪,有来自北方的新安洲水汇入。新安洲水源出仰天湖南、祁门县西端仙窝岭炼丹石,自北南流,过新安达沦溪注入勒功街水,河长37公里。诸水合流后,南流至沽潭,与东支文闪河会合南下杨村入昌江,为北河。沽潭以上,江家坞宋水河长60公里,沽潭以下河长14公里,主河全长74公里。文闪河发源于祁门县北部东至县界仙窝岭南侧,过箬坑、闪里、高亭岭、坑口、大江村达沽潭,河长60公里。

杨村以下过峙滩至广明堂,于右岸纳建师港水,水有二源,源出景德镇辖区西北缘香坑岭,经英竹堰、兴化过蛟潭至广明堂河口,河长均为32公里。以下至浮梁旧城,有东河于左岸来汇。东河又名鄱源水,发源于皖赣边界白石塔南侧山地,经瑶里、鹅湖、墩口达浮梁旧城凤凰咀入昌江,主河长53公里。

浮梁旧城以下至景德镇市,右岸有西河来汇。

西河又名大演水,发源于皖赣边界三县尖分水岭南侧、波阳县清溪,河长55公里。景德镇市以下2公里于左岸韭菜园纳入南河。南河又称历降水,源出婺源县西北五花尖南麓,河道过车田入景德镇市辖境,过湘湖街先后受鲤鱼桥水、柳家湾水,主河长68公里。干流过南河口至吕蒙进入波阳县境。过鲇鱼山、古县渡,于右岸受滨田水,河长30公里。1958年兴建大型滨田水库。河道至古县渡分汊,绕中洲至洲尾磨刀石复合,北汊道至程家渡受北来游城水,河长28公里。干流过磨刀石在波阳县城以上二公里姚公渡处与乐安河会合。

5.4.3婺源乡村及水利工程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 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婺源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素有“书乡”、“茶乡”之称.

1.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2.江湾村

江湾自古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江湾。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村子有江氏名人江永纪念馆。江永是清朝经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精通中西历算,对“三礼”有精深研究,尤精通音律声韵,其学术成就以考据最为见长,被《四库全书》收录的著作就达二十七部之多。

3晓起

晓起村建于唐贞元三年,即公元787年。当时,该村的汪姓始祖汪万武逃避中原之乱,到了这里时天刚破晓,惊魂甫定的他就把这里叫做“晓起”。晓起被称作文化古村落,除了具有徽派风格的古建筑外,其实是古树的原因。

晓起村2000多口人,却拥有古樟树和全国罕见的大叶径楠树千余株;至于生长期已过百年之久的江南红豆杉,几乎人均一棵。 其实,更让人们惊叹的是这些千年古树从来就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过。晓起的村民们给每棵百年以上的古树都编上了号,标明保护级别,很自觉地保护着它们。

与众多的徽州古村落一样,晓起村也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村子里所保存完好的一些古建筑,诸如敦聚堂、百忍堂、进士第、大夫第等,就是村庄荣誉与辉煌的见证。

?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