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组织机构  
·水文化与水利史研究室
·信息与灾害风险研究室
·生态景观与遗产保护规划室


  挂靠机构  
·水利史研究会
·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
·水利遗产相关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水利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文物局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
·中国水利学会
首页 >> 最新公告
2013年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战略论坛曁学术年会总结
发布时间: 2013-12-12

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战略论坛于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目前会议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我代表会议组织方对会议作总结,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次会议是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次以 水利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也是全国政协的支持下,第一次由水利、文物两个学会联合举办的跨学科、跨部门的学术论坛。论坛得到了具有不同知识、职业背景的学者、专家的积极响应,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约40篇。与会代表超过100人。

本次论坛有3篇内容生动的主旨报告。单院长从文化遗产性态,文化遗产的社会属性,阐释传承是保护的目的的理念。周魁一教授从大运河历史与社会、自然相关性,从理论层面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大运河演变所蕴含的制度因素。郭涛先生曾经多次参与政协组织的大运河考察,他针对大运河遗产面临的社会需求,从科研、宣传、制度建设等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三个主题报告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共鸣,也值得我们思考。

本次论坛一共有27篇论文提供交流。一些论文反映出理论方面的突破。如于冰的工程遗产的阐释,对我们认知运河或水利遗产特性就是新颖视角,在遗产保护的实践中也实用价值。蔡蕃、蔡彦、陈志富、王英华、李云鹏是对运河关键节点或线路演变的研究,这是运河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对于揭示运河与自然、社会相关性有重要价值。只有更多点上的深入研究,才能构成大运河历史更为清晰各个层面。来自运河不同地区与会代表交流的论文,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不同区域运河历史,更重要的是为在用水利遗产如何保护提供了不同实践案例。大运河研究广度在拓展,刘传胜、万金红、王力论文,给我们带来了水利遗产展示、测量技术,标准化设计研究成绩。奚雪松、李方中博士带来了美国伊利运河、台南运河论文,对我们如何保护提供了很好学习借鉴。我们还注意到了来自文物界张书恒女士提出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近几十年来大运河遗产破坏多数是建设性破坏,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保护的结合点,需要不同专业和部门多方面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首先不应当破坏文化遗产。作为本次会议举办地绍兴,我们特地设置了一个专题,他们的论文是我们全方位了解浙东运河的最好的捷径,他们从每个研究点切入,进行深刻的解析,与我们分享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本次论坛最后的特邀报告反映出近年水利史、水文化领域的新的发展,文化正在对水利工作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次论坛举行了2013年水利遗产奖和水利史研究青年学者奖的颁奖仪式。这是灌排委员会与水利史研究会为保护水利遗产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置的,第一次的获奖是贵州鲍屯乡村水利工程,表彰了鲍屯的乡亲和研究者,工程师和倡导者,今年获奖奖项是浙东运河绍兴整治项目,会上已有介绍。这是不分职业、不分行业的学会奖励。今年首次为对水利史研究作出成绩的授予青年学者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摒弃浮燥,作切实的基础研究。希望今后有更多从事水利、文物的青年学者获奖。

鉴于三江闸在世界土木工程技术史的重要地位,以及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与会专家发起了保护绍兴三江闸保护的倡议,倡议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响应。倡议书将送达省文物部门,期望及早将绍兴三江闸列入国家重点文化遗产。期望通过各方努力使三江闸及其周边历史环境得到科学地保护。

各位代表,本次会议达到了分享成果,交流思想的目的。参与论坛的很多代表有大运河考察的经历,或参与大运河专题研究或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论坛的报告,反映了报告人的科研心得或思考,不同视角,多元的观点,足以反映出今年运河研究的新进展,表明运河遗产与保护研究与实践正在发生转变。即从文化价值认知转向更大深度、更广范围的研究,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探讨大运河历史与保护之路。

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周高富先生在开幕式上指出: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如何处理好保护与传承的关系,需要我们站在传承文化遗产,打破部门壁垒和专业樊篱,开阔专业视野,深入研讨,完善制度创新。本次论坛会议实现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学者广泛、深入的交流。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更多的这样交流的机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进来。

各位与会代表,你们为论坛带来了精彩的论文和发言,对组织者最好的奖励,谢谢大家。祝技术考察顺利,祝一路平安

?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12/26 11:18:56